【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遵循的标准化程序,旨在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以及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规程中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注射原则**: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是注射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操作者需清洁双手并佩戴口罩,确保注射器、针头和药液的无菌。
- 执行“三查七对”和“一注意”制度:检查药物名称、剂量、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注射,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 根据注射方式、药量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其完好无损。
- 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防止在有问题的皮肤区域注射。
- 抽吸药液后立即注射,避免提前抽药,同时排尽空气,防止药液浪费。
2. **药液抽吸法**:
- 从安瓿中吸取药液:消毒后割断安瓿,将针头斜向插入,抽吸药液,避免手握活塞。
- 从密封瓶中吸取药液:注入空气,翻转瓶身,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吸取,再拔出针头排出气泡。
- 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时,需按照药物特性溶解、加热或摇匀后抽取。
3. **皮内注射(ID)**:
- 用于过敏试验和预防接种,常用部位是前臂掌侧下段或三角肌下缘。
-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消毒皮肤,平行刺入表皮和真皮间,推入少量药液形成皮丘,注射后勿按压针眼。
4. **皮下注射**:
- 适用于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等,常见部位包括上臂、前臂、腹部等。
- 抽取药液,消毒皮肤,斜向注射,确保针头进入皮下,注射后轻压拔针。
5. **肌肉注射(IM 或 im)**:
- 用于大剂量、刺激性强的药物,避开神经和血管丰富的区域。
- 常见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
- 例如,臀大肌注射可采用十字法或联线法定位,确保注射在安全区域内。
这些规范详细规定了医疗护理人员在进行注射操作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