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防御(Managerial Entrenchment)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巩固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减少外部干预,延长自己的任职时间。管理防御行为常常会导致企业资源的非效率配置,包括现金持有策略。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企业日常运营的流动性,还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市场价值息息相关。管理防御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表现在管理者可能会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积累超额现金持有量,即便这样的决策未必符合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在管理防御理论中,管理者作为信息的内部人,由于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他们可能不愿意进行现金的最优分配。例如,管理者可能为了防止未来的融资约束、进行战略并购或是为了自己的薪酬方案而保留现金。另一方面,投资者保护(Investor Protection)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或监管手段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防止内部人滥用职权,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减少管理防御行为,使得企业现金持有决策更加符合股东的利益。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超额现金持有方向和产权性质背景下,管理防御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具体影响,以及投资者保护对管理防御与超额现金持有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企业是正向超额持有现金还是负向超额持有现金,具有较强管理防御倾向的管理者都倾向于积累现金。而且,仅在企业正向超额持有现金时,投资者保护才能有效约束管理者的防御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在正向超额持有现金的企业中,股东对管理者的行为更为关注,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管理防御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研究指出,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管理防御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程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更大,管理者有更强的动力保持控制权。在国有企业中,投资者保护无法有效降低管理防御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而在民营企业中,投资者保护对于正向超额持有现金企业的管理防御行为约束更为明显,这说明投资者保护在民营企业中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为理解管理防御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揭示了投资者保护制度对管理防御行为约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这两种不同产权性质下,投资者保护的效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研究结果强调了加强投资者保护机制,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必要性。同时,对投资者而言,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现金持有决策是否合理,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