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杂散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它关注的是无线通信设备,如GSM、CDMA、WCDMA等基站,发射的电磁能量是否满足特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在无线基站的产品入网测试中,杂散发射测试是关键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基站设备的正常工作,还涉及到环境电磁污染的问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进行测试。
杂散发射测试的目标是测量基站壳体处的最大有效辐射功率。标准ETSI300220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并衍生出几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定义法是按照有效辐射功率定义进行杂散测试,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为预测试,通过频域扫描测试,寻找所有可能的杂散频点并记录杂散功率。第二步为终测试,通过替代法布置,调节信号源输出功率,使接收机读数与预测试时相同,从而得到基站的最大有效辐射功率。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于大量杂散频点的测试会非常耗时。
改进的定义法则是基于标准CISPR22进行的辐射发射测试,此方法只需进行第一步扫描测试,测试结果是电场强度,单位为dBμV/m。在理论上,电场强度和有效辐射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然而,这种方法忽略实际测试场地的地面反射影响,因此测试结果会有误差,需要采用半波偶极子参考天线进行精确的替代测试来修正误差。
预校准法布置是另一种测试方法,其优点在于通过功率和场强的对应关系,可以直观地判断基站壳体的杂散发射是否超过了规定的限值线,提高了测试效率。但其缺点在于只能看出基站壳体杂散发射在接收天线处的发射场强,无法量化杂散发射功率。此外,校准测试工作量大,且测试结果不直观,不利于出具第三方测试报告。
改进的预校准方法结合了预校准法和替代法的特点,先使用公式评估可能的超标点,再进行精确的替代测试。这种方法减少了需要进行的单频点替代测试数量,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但是,这种方法仍然需要对特定测试场地、替代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场地衰减的频率特性D的实测,并且仍需要进行单频点的替代测试,工作量仍然不小。
在杂散发射测试中,测试参数为基站壳体处的最大有效辐射功率。杂散测试时,基站天线口需要接入一个无感、无辐射的50Ω模拟天线,测试可以采用开阔场、全波暗室、半电波暗室三种测试场地。
综合以上内容,杂散发射测试是评估基站射频性能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与基站的射频模块有关,还受到输入输出电缆和壳体结构的影响。通过这些测试方法,能够全面了解基站的带内和带外射频发射情况,保证基站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电磁干扰,符合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