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通信协议的使用和调试,其中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和DMA(Direct Memory Access)的结合是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中,如何调试并解决SPI与DMA协同工作时的数据接收错误问题。 项目需求是通过STM32F303作为主机,利用SPI接口与STM32F405进行双向通信,传输大量的数据。在初始设置中,仅使用了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和CLK(时钟)三根信号线,STM32F303配置为主设备,采用18MHz的波特率,并通过DMA发送4KB的数据缓冲区,而STM32F405则配置为从设备,使用DMA循环接收SPI数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接收到的数据严重错乱。 为了定位问题,开发人员尝试了不使用DMA,改为单个字节发送,此时数据传输恢复正常。通过示波器观察,发现SPI的CLK信号连续且没有间隔,这导致逻辑分析仪无法准确捕获MISO线上每个字节的起始位,因为SPI通信中通常依赖于时钟边沿来区分每个字节的边界。因此,当CLK连续无间隔时,硬件无法正确识别数据,从而导致接收端的数据错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引入一个同步信号线的想法,使用NSS引脚( Slave Select)来指示字节的开始和结束。标准的SPI协议并不直接支持这样的功能,但通过查阅资料,开发人员发现了TI(Texas Instruments)模式,该模式允许在SPI通信中使用NSS信号来同步字节的传输。在STM32F405和STM32F303中,将SPI配置为硬件NSS和TI模式,经过调试,从设备的接收缓冲区成功接收到了正确数据,验证了之前的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TM32系列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类项目,但在这个案例中,其SPI硬件时序设计的不足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如果STM32的SPI硬件能够更好地处理连续CLK下的数据传输,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对此,作者表达了对STM32 SPI实现的一些批评,认为其在这方面还有待改进。 调试SPI+DMA的问题需要深入理解SPI协议的工作原理、时序特性以及硬件限制。此外,充分利用微控制器的特殊模式和引脚功能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是不可或缺的调试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直观地查看信号波形,找出问题所在。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可以克服这些挑战,实现高效的通信。
- weixin_463522442021-04-06呵呵,就是个文档,不到一页
- trzest2021-10-29这个也太水了
- 粉丝: 1
- 资源: 97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web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JavaWeb的汽车租赁平台论文.doc
- 基于javaweb的KTV点歌管理系统论文.doc
- 预警插件-Fine-report11
- 建设项目现场高温人员中暑事故应急预案.docx
- 建设项目工程超高层测量放线控制方案.docx
- 建筑公司建设项目现场雷电事故应急预案.docx
- 建筑公司员工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docx
- 建筑公司建设项目现场风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
- 建筑集团建设项目火险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施工项目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项目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项目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各类事故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项目现场触电应急预案.docx
- 深圳建设项目坍塌事故应急预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