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阪神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是日本关西地区神户市遭遇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震害案例。该地震的震级为里氏7.2级,虽然震级不是特别高,但由于震源深度浅、震中靠近城市,加之当时日本正处于新的地震活跃期,因此地震产生的破坏力极大。本文将对阪神地震的震害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改进设计来避免类似的震害。
在阪神地震中,由于强烈的地震波作用,神户市的地表出现了大规模的地陷和地裂,特别是沿海的粉、细砂土层出现了严重的液化现象,导致地表下陷约0.5米。液化现象是由于地震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升高,使土体的有效应力降低,从而丧失了承载力。此外,地震中还发现了粗砂和碎石土层的液化现象,这改变了人们对可液化土层的认识,为工程界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阪神地震中,城市的生命线工程遭到了严重破坏。例如,阪神高速公路作为日本重要的交通路线,在地震中出现了多处毁坏,交通系统瘫痪。桥梁的横向破坏与纵向剪压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立柱箍筋配置不足和锚固不合理。铁路系统也遭受了严重破坏,阪急伊丹车站倒塌,多处铁轨发生扭曲变形。港口设施同样遭受重创,集装箱码头的震害尤为严重,吊装用的钢结构井架大量失稳倾倒,导致港口瘫痪。供水和煤气管道等地下生命线工程也因地震波的影响而发生大规模的接口松动、接头开裂和管身折断,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在阪神地震中,旧式木结构民宅由于建设速度快、质量不高、结构自重较大等原因,在强烈地震下大量倒塌。这些建筑普遍采用了加重的瓦片覆盖,增加了结构的承重和地震作用,再加上承重土墙的抗剪强度低,使得这种结构在地震中极易发生倒塌。
在多层房屋的震害中,薄弱底层破坏现象非常明显。许多房屋底层发生坍塌,而上层保持完好。这种破坏模式主要是由于底层柱子高度较大,导致侧移刚度较小,而底层承受的地震剪力最大,容易形成塑性变形集中,造成薄弱层破坏。这与日本旧建筑法规中对框架柱的轴压比无限制、横向箍筋构造过于单薄以及箍筋配置不充分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阪神地震震害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土质和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例如,对于液化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土层结构、增加地基承载力和排水设施等方法来减少液化对建筑的影响。在设计生命线工程时,应采用更为坚固和抗震的设计方案,如避免单柱支撑的T形结构,而采用更为抗震的多柱支撑系统,并保证箍筋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合理的锚固措施。对于旧式木结构,可以进行加固改造,减少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对于多层建筑,需注意底层的抗震设计,合理控制柱子的高度和刚度,以及进行轴压比和箍筋的合理配置,从而避免薄弱底层破坏。
在当前我国面临的地震活跃期,研究和总结阪神地震的震害现象及经验教训,对于提升我国的抗震设计标准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提高工程抗震设计水平,可以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有效减轻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