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滚筒提升“鸳鸯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0-06-29 收藏 177KB PDF 举报
双滚筒提升系统在煤矿立井提升作业中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遇到一个困扰的问题,即“鸳鸯钩”现象。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提升容器在井口和井底不能同时准确停靠,导致提升效率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本文将深入分析“鸳鸯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鸳鸯钩”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双滚筒提升机的两个滚筒直径存在微小差异。当钢丝绳缠绕在滚筒上时,滚筒的基半径R对提升容器的位置有直接影响。滚筒绳槽的槽底半径R加上钢丝绳半径r决定了每一层绳的容绳半径。随着层数增加,容器的位移也相应变化,尤其是在多层缠绕时,滚筒的基半径误差会被放大。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规定,单绳缠绕式提升允许的最大缠绳量不超过三层。因此,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位置受滚筒转过的角度φ、滚筒的基半径R以及滚筒间的基半径差ΔR的影响。通过公式(1)到(5)的推导,可以发现容器位差量差Δx与滚筒转过角度φ和滚筒间基半径差ΔR成正比。以2JK-3.520型号的提升机为例,当井深320米,滚筒直径3.5米时,滚筒转过角度φ约为10476.95°,此时滚筒基半径的微小差异将导致显著的位移误差。 为了解决“鸳鸯钩”问题,关键在于控制滚筒与衬垫构成的实际滚筒半径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改善: 1. 提高滚筒制造精度:确保滚筒的基半径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减小滚筒之间的尺寸差异。 2. 优化衬垫设计:合理设计和使用衬垫,以补偿滚筒的尺寸误差,保证缠绕的均匀性。 3. 精确对绳技术:采用先进的对绳技术,确保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排列尽可能一致,减少因对绳不准确造成的位移误差。 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提升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调整滚筒和钢丝绳的状态,避免长期磨损导致的尺寸变化。 5. 制定合理的提升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问题。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鸳鸯钩”现象,提高提升效率,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对于类似问题的研究也为其他领域的提升设备提供了参考,对于提升系统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