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估D类音频功放的动态效率,首先要了解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以下简称D类功放)的核心特点——其高效率。高效率意味着D类功放可以实现省电和降低发热量,这是由于其开关模式工作原理。D类功放效率的评估,涉及到其输出功率晶体管低的导通电阻Rds(on),这直接影响到功放的效率。同时,电路中其他部分的消耗,比如静态电流Iq的消耗、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拟与数字混合电路的消耗,都会对效率产生影响。
为了评估D类功放的动态效率,首先要明确功放的效率计算公式。总的效率Eff可以表示为输出功率Po与电源输入功率Pi的比值。而输出功率晶体管效率Emos是输出功率Po与(电源输入功率Pi减去静态消耗功率Pq)的乘积。因此,总效率Eff的计算公式为Eff=(Po * Emos)/(Po + Emos * Pq)。简化后,如果用Poq表示输出功率与静态消耗功率的比,则总效率Eff=(Poq * Emos)/(Poq + Emos)。
在实际应用中,输出功率晶体管的导通电阻Rds(on)对于评估效率至关重要。由于Rds(on)值较低,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效率,例如当导通电阻为0.4欧姆,喇叭阻抗为4欧姆时,输出晶体管的效率可以高达91%。但是,高效率下的功放也可能伴随着静态消耗。这些静态消耗在输出功率较小时可以忽略,但在高功率输出时,静态消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评估过程中,必须考虑静态电流Iq造成的静态消耗功率。以5V电压为例,如果静态电流Iq为5mA,那么静态消耗功率就是25mW。在输出25mW功率时,总消耗功率包括静态消耗、功率晶体管消耗和输出功率,即25mW + 25mW + 2.5mW = 52.5mW,此时效率为25mW / 52.5mW = 48%。若输出功率增大至250mW,效率将提高至83%。而当输出功率提升至2.5W时,由于此时静态消耗变得可以忽略不计,效率接近晶体管效率,为90%。从这些计算中可以看出,输出功率小时,晶体管消耗可忽略;反之,输出功率大时,静态消耗可忽略。
评估动态效率时,还应注意量测条件,特别是量测大电流路径时使用粗线并正确焊接以降低接线电阻,同时维持电源电压的稳定。在进行输出功率晶体管导通电阻的量测时,容易产生误差,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在使用电阻负载时效率曲线的大输出功率端的效率,因为这个效率值能较好地反映晶体管的实际效率。
最终,D类功放的效率计算不应忽视输出滤波器的消耗。若电路图中包含输出滤波器,则滤波器所产生的消耗也应计入静态消耗功率。考虑到这一点,评估效率的公式将需要适当调整,以确保准确反映功放的整体性能。
评估D类音频功放的动态效率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尽管D类功放以其高效率著称,但为了得到准确的效率评估,设计者和评估者必须同时考虑导通电阻、静态消耗、输出功率以及各种电路组件的功耗。只有全面地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D类功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