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短波天波传播衰减预测的计算模型,为保障短波通信电路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建立的方法主要依据ITU-R P.533-7。首先进行传播路径的判别,进而进行频率预测,最后建立传播衰减计算模型并与文献结果进行比对,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频率预测部分摒弃了ITU-R P.533-7中的全球预测方法,采用了对我国来说较为准确的亚大方法。
本文探讨的主题是短波天波传播衰减的预测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确保短波通信电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短波通信依赖于电离层的反射,而电离层的状态受太阳辐射影响,导致传播条件的不稳定性。因此,建立精确的预测模型能够帮助选择最佳工作频率并减少信号损失。
文章介绍了天波传播路径的判别方法。短波传播主要通过电离层的D、E、F三层进行,其中E层和F2层是关键反射层。根据收发点的位置,可以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来确定最短反射路径。
接下来,文章详细阐述了传播路径上各反射点的频率预测。考虑到太阳黑子活动对天波传播的影响,建立了极限频率曲线来确定最高可用工作频带(MUF)。E层和F2层的最大可用频率预测分别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中E层的频率选择通常不高于MUF,而F2层则选择0.85MUF。
在传播衰减的计算部分,文章提到了接收点场强的计算,其中包括自由空间损耗、电离层损耗、地面反射损耗等多种因素。任意一条传播路径的损耗可以通过特定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作者对比了本文的计算软件结果与参考文献中的数据。通过对具体通信电路实例的分析,如发射点和接收点的经纬度、时间、频率、天线增益和发射功率等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
本文建立的短波天波传播衰减预测模型结合了ITU-R P.533-7推荐的标准,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亚大地区的预测方法。通过准确预测传播路径、频率和衰减,该模型为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