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照明系统是确保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照明控制方式往往存在初始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施工难度高等问题,而且难以兼顾运营成本与隧道安全。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智能照明控制器,特别是以LPC2119为核心的控制器,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CAN网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ARM微处理器LPC2119基于ARM7TDMI-S内核,属于32位RISC架构微处理器。它具备32位总线宽度、16KB SRAM、128KB Flash存储器、多个32位定时器、4路10位ADC、2路CAN控制器以及8路10位ADC,同时具有多达9个外部中断,能够提供高速、高效率的数据处理能力。此外,LPC2119支持最大为60MHz的CPU操作频率,并且可以通过片内Boot装载程序实现ISP在系统编程和IAP在应用编程功能,这些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于复杂的隧道照明控制应用。
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是CAN网络。CAN(控制器局域网)最初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设计先进,功能特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已经成为了国际标准ISO所制订的国际标准。CAN协议基于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其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最高通信速率可达1Mbps,在5Kbps下传输距离可达10Km。一个CAN网段上可连接多达110个节点,并且可以通过CAN网关/网桥来延伸网段或与其他网络互连互通,适用于条件苛刻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或照明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CAN网络由上位机、智能照明控制器、CAN网关/网桥等构成。上位机通常为PC机,配备了PC-CAN接口卡,采用总线结构的网络拓扑,传输介质通常使用双绞线。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常会采取光电隔离技术。上位机通过与隧道车辆检测器群和光强检测仪相连,并配合相应的软件,实现对隧道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控制策略可以是根据洞内外光强差值来控制照明的开启和关闭,也可以是根据天气、时间等因素来判断相应的照明需求。
智能照明控制器硬件设计主要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光强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等。其中,CPU模块作为核心处理单元,负责执行系统控制策略和数据处理。电源模块需要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包括5V、3.3V和1.8V等不同电压级别。通信模块负责将控制器连接成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光强检测、温度检测和电流检测模块通过实时监测相关参数,反馈设备工作情况,以便做出相应控制。开关控制模块则主要通过光电耦合、大功率可控硅开关实现对应照明的开关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器通过高效地控制隧道内的照明灯具,如应急灯、全日灯和加强灯等,不仅提高了隧道照明的智能化水平,还大大节约了电能消耗,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合理地控制照明,还提升了隧道的安全性,使得车辆能够更安全地通过隧道。
总结来看,基于ARM微处理器的隧道照明智能控制器,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CAN网络中的应用,不仅优化了隧道照明的智能控制,还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益的目的,展现了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巨大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