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嵌入式系统中USB-HOST协议栈的设计思路,整个软件基于DSPBIOS系统在CCS的编译环境下调试通过,经过测试,运行稳定。软件的编写采用移植性好的C语言编写,并将与平台相关的部分代码与核心代码分开以增加软件的可移植性。此外,为软件的功能的升级也预留了接口。 在嵌入式系统中,USB-HOST协议栈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允许设备作为USB主机,控制并与其他USB设备通信。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这样的系统中构建一个稳定且具有可移植性的USB-HOST协议栈。 USB-HOST协议栈的开发是在DSPBIO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提供了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和同步机制等功能。使用CCS(Code Composer Studio)作为编译环境,确保了软件的调试和优化。软件以C语言编写,这是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C语言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可以跨平台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将与硬件平台紧密相关的代码与核心协议栈代码分离,这种模块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例如,硬件抽象层(HAL)用来隐藏具体硬件的细节,使得协议栈能够轻松适应不同平台。此外,为未来的功能升级预留了接口,这意味着软件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进行扩展和更新。 硬件平台选择了TI的TMS320 DM642,这是一款高性能的DSP芯片,适用于视频处理。它配备有USB主控制器SL811HS,能够支持主机和从机模式,兼容全速和低速设备。SL811HS的内部RAM提供了数据缓冲区,便于数据传输。 USB协议栈的基础知识包括设备的拓扑结构,USB设备如同金字塔结构,根集线器位于顶部,连接各种设备和集线器。USB主机驱动框架分为多个层次,模拟了数据流和设备间的关系,类似于TCP/IP协议栈。数据在这些层次间通过逻辑对应关系传递,最终通过物理USB电缆传输。 在实现USB-HOST协议栈时,首要考虑兼容性。采用C语言编写核心部分,减少移植时的修改。协议栈的框架包括文件系统层、设备驱动层、协议层、传输层和总线驱动层。文件系统层提供用户接口,支持常见的文件操作。设备驱动层处理特定设备类,例如大容量存储设备,它们通过SCSI协议与USB硬盘交互。设备类驱动的协议层将这些操作转换为USB事务,由总线驱动层执行,包括USB事务管理和设备枚举。硬件控制器驱动(HCD)负责与具体USB控制器芯片的交互,确保软件在不同硬件上的可移植性。 嵌入式系统中的USB-HOST协议栈设计是一项复杂但至关重要的任务,涉及到软件和硬件的紧密结合,以及对USB协议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创建出高效、稳定的USB主机系统,满足各种数据交换需求。
- 粉丝: 5
- 资源: 93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