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通山半坑志留系古油藏具有复杂叠合盆地的成藏特征,油源对比表明,古油藏具有混源特征,油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烃源岩,部分来自上震旦统和下志留统烃源岩.对半坑古油藏成藏演化分析发现,印支期及以前的构造演化控制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而燕山运动则为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埋藏和生排烃史特征探讨了通山古油藏成藏模式,认为古隆起与岩性岩相带控制原生油藏→次生构造油气藏→原油热裂解古气藏→现今残余固体沥青矿藏的形成. ### 鄂东南通山半坑志留系古油藏成藏特征与演化 #### 地质背景 鄂东南通山半坑志留系古油藏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处于江汉盆地南部的崇阳-通山逆冲推覆构造带。该区域位于江南古隆起的北侧,九宫山背斜北翼西端,地质结构复杂,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地层主要呈北东东向展布,主要构造框架包括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以及它们衍生的次级断裂。北东东向断裂规模较大,以东南倾向的逆断层为主,倾角一般在40°~60°之间。 #### 沥青显示特点及油源探讨 ##### 沥青产状 1. **碳沥青的产出特征**:研究区域内观察到两组碳沥青脉体,位于一条逆冲断层的下盘,该断层产状为170°∠65°、176°∠61°,断层带宽度约为1米。这些碳沥青脉体呈串珠状分布,中间夹杂着石英砂岩包裹体,并且与次生石英脉和方解石脉共存。 2. **碳沥青的形成机制**:碳沥青的形成经历了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最初为塑性流体状态,随后逐渐固化。其特征不包含植物形态分子或生物碎屑结构,表明它并非源自沉积煤层,而是由石油演化而来的石油沥青。 3. **碳沥青的演化过程**:古油藏遭受高温热裂解后,形成了古气藏和碳质固体沥青残留物。在后续的多期构造演化过程中,尤其是在燕山晚期构造活动中,古气藏逐渐散失,最终留下了固体碳质沥青。 ##### 油源对比 1. **饱和烃组成**:通山半坑志留系沥青和烃源岩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较窄,C16以下的短链烷烃几乎完全消失。C21-/C22+值小于1,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烃源岩该比值大于0.7,而志留系烃源岩和沥青的值在0.2左右。此外,志留系沥青表现出高植烷低姥鲛烷的特点,这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烃源岩相似。 2. **三环萜/五环萜比率**:上震旦统和下寒武统烃源岩的∑三环萜/∑五环萜值大于0.5,多数在0.6左右,而下志留统烃源岩的值小于0.4,志留系沥青的值介于二者之间。 3. **C29T/C29H比率**:沥青抽提物中的C29T/C29H比率比烃源岩更高。 #### 古油藏的成藏演化 1. **构造演化控制**:印支期及之前的构造演化控制了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这一时期的构造活动有利于油气的初次富集。 2. **燕山运动的影响**:燕山运动则是导致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因素。这一时期强烈的构造活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还可能促进了油气的二次迁移,导致古油藏的破坏。 3. **古油藏的成藏模式**:基于古隆起与岩性岩相带的控制作用,研究提出了一个从原生油藏到次生构造油气藏,再到原油热裂解古气藏,最后转变为现今残余固体沥青矿藏的成藏模式。 鄂东南通山半坑志留系古油藏具有复杂叠合盆地的成藏特征,油源主要来自于下寒武烃源岩,部分来源于上震旦统和下志留统烃源岩。通过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埋藏历史以及生排烃史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油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 粉丝: 6
- 资源: 949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