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西洗煤厂超低灰扩能技术改造的知识点主要围绕洗煤工艺的优化和技术改造,目的是提高洗煤效率和产率,特别是在超低灰煤的生产上。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详细的知识点:
1. 入料量问题及解决方案:太西洗煤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末煤重介系统的入料量小,这直接导致超低灰煤(低灰煤)的产量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方提出了技术扩能优化方案,通过改造提升入料量,从而增加超低灰煤的产量。
2. 末煤重介系统优化:根据文件描述,末煤重介车间原来的设计生产能力是0.5Mt/a,其产品控制指标要求灰分(Ad)≤3.00%。系统采用的是两段等压力、等密度的重介质旋流器作为主要分选工具。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实现了洗煤效率的提升。
3. 工艺流程介绍:改造前的太西洗煤厂一分区生产工艺涉及原煤的混合入洗、跳汰主再洗、煤泥浮选、精矿过滤回收、尾矿压滤回收和洗水闭路循环等步骤。末煤和粒煤通过重介旋流器精选后,可生产出低灰纯煤产品。精煤经过分级筛分级后,其中粒度为0~6mm的筛下煤泥水被用作末煤重介系统的入料。
4. 扩能改造的具体措施:改造方案包括提升捞坑重介质旋流器、弧形筛、振动筛、离心机等关键设备的处理能力。例如,捞坑的分级粒度设定为0.3mm,捞坑底流进入弧形筛和振动筛进行脱水、脱泥,并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分选。
5. 浮沉组成分析:为了确保洗煤效果和产品质量,对捞坑底流的浮沉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了不同密度级的产率和灰分含量,以便更准确地调整和控制重介系统的工作参数。
6. 经济效益分析:优化方案实施后,通过提高超低灰煤的产量,从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价值,也增强了洗煤厂的市场竞争力。
7. 指标设定和控制:在整个重介系统改造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严格控制。例如,捞坑底流浮沉组成分析中详细列出了各密度级的产率和灰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8. 破碎工艺:针对块煤产品,实施了破碎工艺,将块煤破碎至粒度小于20mm,进一步处理得到浮沉组成,并通过精中块破碎分析,以确保分选精度。
通过上述技术改造和优化,太西洗煤厂不仅解决了超低灰煤产量不高的问题,还提高了整体洗煤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为类似洗煤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