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语言虽然强大且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容易让人踩坑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Java中常见的陷阱及其解决方案。
1. **找奇数的陷阱**
```java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Odd(int i){
return i % 2 == 1;
}
```
这段代码用来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奇数,但存在一个问题:它没有处理负数的情况。当输入是负数时,如`isOdd(-1)`,结果会返回错误。正确的实现应该是`return i % 2 != 0`,这样无论正负都能正确判断。
2. **浮点数相减的精度问题**
```java
System.out.println(2.0 - 1.9);
```
Java的浮点数类型`float`和`double`在计算时可能出现精度损失。例如,上述代码的输出可能不是预期的`0.1`。这是因为在二进制中,某些十进制小数无法精确表示,导致计算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BigDecimal`类进行高精度计算,或者在特定场景下接受一定的精度误差。
```java
System.out.println(new BigDecimal("2.0").subtract(new BigDecimal("1.9")).doubleValue());
```
3. **无限循环陷阱**
```java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END = Integer.MAX_VALUE;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ART = END - 2;
// ...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count++;
```
当`i`达到`Integer.MAX_VALUE`并递增时,由于整数溢出,`i`会变成负数,导致无限循环。解决办法是将条件改为`i < END`,避免在临界值处出现问题。
4. **finally块中的return语句**
```java
public static boolean decision() {
try {
return true;
} finally {
return false;
}
}
```
这段代码中,`finally`块的`return false`会覆盖`try`块中的`return true`,因此最终返回`false`。在Java中,`finally`块的代码总是会被执行,即使有`return`语句。
5. **三元运算符与数据类型转换**
```java
int a = 5;
System.out.println("value is" + ((a < 5) ? 10.9 : 9));
```
这里的三元运算符表达式中,由于10.9是`double`类型,根据Java的自动类型提升规则,9也会被提升为`double`,所以输出`9.0`。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编译正确但运行结果不按预期。
6. **StringBuffer与equals方法**
```java
StringBuffer str1 = new StringBuffer("123");
StringBuffer str2 = new StringBuffer("123");
if (str1.equals(str2)) {
// ...
}
```
`StringBuffer`的`equals()`方法是基于对象内容比较的,因此当两个`StringBuffer`对象包含相同字符序列时,它们是相等的。然而,这里的输出是`"str1.notequalstr2"`,这表明在实际代码中`equals`方法未被调用,可能是拼写错误或逻辑错误。
7. **浮点数对象引用比较**
```java
Float fa = new Float(0.9f);
Float fb = new Float(0.9f);
// ...
if (fa == fb) {
// ...
}
```
在Java中,`==`运算符用于比较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其内容。这里`fa`和`fb`虽然是数值相同的浮点数,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对象,所以`fa == fb`返回`false`。如果要比较浮点数的值,应使用`fa.floatValue() == fb.floatValue()`。
了解这些陷阱有助于我们编写更健壮、更可靠的Java代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问题。在编程时,尤其要注意数据类型的转换、数值计算的精度、循环条件以及对象比较等方面,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