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ur algorithm),又称为KNN算法,是数据挖掘技术中原理最简单的算法。 KNN的工作原理:给定一个已知标签类别的训练数据集,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新数据最邻 近的k个实例,如果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别,那么新数据就属于这个类别。可以简单理解为:由那些离X最 近的k个点来投票决定X归为哪一类。 k-近邻算法步骤: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 【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入门】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ur,简称KNN)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种基础且直观的分类和回归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训练数据集中样本的“邻居关系”来对新样本进行预测。KNN算法在处理分类问题时尤其常见,其基本流程如下: 1. 计算距离:我们需要计算新数据点与训练数据集中所有点之间的距离。通常采用欧氏距离作为衡量标准,但也可以根据问题特性选择其他距离度量方式,如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 2. 排序:将距离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这样最近的邻居就会排在前面。 3. 选择k个最近邻:选取距离新数据点最近的k个训练样本作为“邻居”。 4. 投票决定类别:统计这k个邻居所属类别的出现频率,即看哪个类别的样本数量最多。 5. 预测:将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新数据点的预测类别。 KNN算法的优缺点明显: 优点: - 算法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 - 不需要事先对数据进行假设或模型拟合,因此适应性强,适用于多分类问题。 - 可以处理数据的连续性和离散性。 缺点: - 计算复杂度高,因为需要计算新数据点与所有训练数据点的距离。 - 对大数据集不友好,存储和计算量较大。 - 当k值选择不合适或者数据不平衡时,可能会影响分类效果。 - 对异常值敏感,一个异常值可能会影响到k个最近邻的计算。 - 需要对特征进行合适的缩放,如归一化,避免因特征尺度不同导致的距离计算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优化KNN算法,我们可能会采取以下策略: - 选择合适的k值:k值的选择直接影响分类效果,较小的k值可能导致过拟合,较大的k值可能导致欠拟合。一般通过交叉验证来确定最佳k值。 - 特征选择和降维:通过特征选择降低数据的维度,减少计算量,同时提升模型性能。 - 数据预处理:包括归一化、标准化等,确保不同特征在同一尺度上,避免某些特征因数值范围大而占据主导地位。 - 缩小搜索范围:使用kd树、球树等数据结构,减少搜索最近邻的时间复杂度。 在电影类型分类的例子中,我们利用电影中的打斗镜头和接吻镜头数量作为特征,通过KNN算法预测电影类型。我们需要准备数据并将其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分布。然后创建KNN分类器,输入新数据点和训练数据集,计算距离并进行分类。在这个例子中,分类结果取决于选取的k值,不同的k值可能导致电影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 KNN算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它通过比较新数据点与训练数据的相似性来做出预测。虽然在处理小规模数据集时效果良好,但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可能效率较低。然而,通过合理的特征工程和参数调优,KNN仍然能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 粉丝: 4
- 资源: 909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