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民族传统体育舞虾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的诸多特点,是益阳地区特有的民族体育活动之一。舞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而它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征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
舞虾,又名“虾子起拱”或“耍虾子”,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清代中晚期。它不仅是民间杂耍的一种形式,还被认为是益阳地区的一个重要传统体育项目。舞虾在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办事处黄泥湖村尤为著名,这里是益阳“虾子起拱”的发祥地。舞虾通常在传统春节时表演,除了迎春祈福的习俗外,它还体现了洞庭湖水乡和益阳竹乡的地方特色。
舞虾体育活动的种类主要有“香火虾”、“对虾”和“大虾起拱”三种形式。其中,“香火虾”最为独特,它利用竹篾制作九节骨架,并用红绸裱糊成虾形,配有活动的虾头和虾尾,头尾两端安有灯笼,下装有一尺多长的木柄供舞者使用。在表演时,虾头和虾尾还可以插上点燃的香,增添表演的神秘色彩。舞虾活动不仅是一种体育表演,也是一种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民俗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价值。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熊明亮和罗湘林采用了走访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以深入探讨舞虾活动的起源、演进过程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通过实地走访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他们试图为舞虾的认识、传播和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项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益阳地区乃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于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益阳舞虾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和保护,能够有目的地发展当地的民俗体育项目,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舞虾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活动,还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这项研究工作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以传播和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它也符合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战略,有助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之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