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从古至今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背景。渔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产值的增加,它还包括社会结构的调整、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渔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杨波在其论文中将中国渔业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古典阶段、自由阶段和新古典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战略。 古典阶段的渔业发展特点是优先发展渔业经济,但同时也注意到资源养护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中国渔业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渔民生活在社会底层,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尽管生产力水平有限,但古人在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文献中有保护资源的记载,说明古人即便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也意识到保护资源的必要性。 自由阶段的渔业发展是在1958年至1978年期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盲目追求产量,忽略了渔业社会层面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渔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经济鱼类比重下降,低值鱼比重增加。虽然渔船数量增长迅速,工具也有所改善,但因为违反了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渔业未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新古典阶段的渔业发展是从1979年开始的,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对渔业生产进行了调整,强化了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研究人工鱼礁、放流增殖、海洋牧场建设、实施休渔政策等,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科学发展观在渔业中的体现是以渔民为本,强调渔业经济、社会和可持续三个层面的均衡发展。 在发展战略方面,古典阶段的渔业发展总体战略应为“资源开发为主兼顾资源养护”。在这一阶段,渔业的经济层面最重要,渔业社会层面的权重几乎接近于零,渔业可持续层面的权重居次。自由阶段的战略是注重渔业生产,但在资源养护和渔民生活方面则被忽视。新古典阶段的战略则是资源养护、渔民生活和生产三者并重。 在渔业的三个层面中,渔业经济层面关注渔业经济的总量问题、增长问题和结构调整问题;渔业社会层面关注渔业社会结构调整、渔民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渔业的可持续层面则关注资源养护和环境可持续性,追求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和最大经济产量(MEY)。这三个层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渔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战略和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认识的深入,渔业的发展战略也从单一的资源开发转向了包括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利用在内的多方位发展。未来,中国的渔业发展需要继续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保持平衡,以实现渔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 粉丝: 6
- 资源: 94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