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它旨在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相似的特性,如颜色、纹理或亮度。基于阈值法的图像分割是一种常见的分割技术,尤其适用于医疗图像分析,例如在超声医疗中,识别病灶或结构。
阈值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图像像素进行灰度或色彩特征比较,将像素点分为前景(目标)和背景。图像通常由连续的灰度级表示,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阈值,我们可以将像素分为两类或更多类。比如,二值化是最简单的阈值分割,将所有低于阈值的像素设为黑色(背景),高于阈值的设为白色(前景)。
1.1 全局阈值法
全局阈值法考虑整个图像的信息来确定一个或多个全局阈值。单阈值分割适用于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灰度差异明显的情况。多阈值分割则用于处理包含多个灰度级区域的图像,例如多个目标或层次丰富的图像。全局阈值法又可细分为基于点的和基于区域的方法。基于点的方法关注单个像素的特性,而基于区域的方法则考虑像素邻域的一致性。
1.2 局部阈值法
局部阈值法针对图像中光照不均、阴影或对比度变化等问题,采用与像素位置相关的阈值,也就是动态阈值或自适应阈值。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图像的局部特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1.3 多阈值法
多阈值法适用于需要分割多个灰度级区域的情况,它可以视为单阈值分割的扩展,通过多个阈值将图像分割成多个目标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s method)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阈值选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最大化两类像素(前景和背景)之间的方差来寻找最佳阈值,从而达到最优的分割效果。这种方法假设图像中的像素分布遵循二项分布,通过计算方差来评估分割的区分度,确保分割结果能够最大程度地区分目标和背景。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技术在超声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别图像中的病灶或异常结构。然而,选择合适的阈值是该方法的关键挑战,需要考虑到图像的各种复杂条件,如光照变化、噪声干扰以及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不断探索更智能的阈值选择策略,以提高分割的精确性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