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高效、清洁环保的染料脱色技术,以应对纺织工业印染废水中高浓度染料残留问题。朱林、洪宇植及其团队的首发论文探讨了真菌漆酶粗酶液对蒽醌类和偶氮类活性染料的脱色效率,并分析了影响脱色效果的各种因素。本知识点将详细介绍论文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论文指出全球每年染料的产量约为70万吨,而排放到环境中的比例约占10%~15%,其中活性染料的排污率甚至可达到50%。纺织工业作为排放大户,其印染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含有的染料残留可能具有致畸变或致癌的潜在危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考察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絮凝、电化学、膜过滤以及厌氧、好氧微生物处理技术。然而,由于合成染料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对微生物具有毒性,导致现有方法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且可能产生毒性更强的副产物。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清洁的染料脱色技术迫在眉睫。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还原酶,能够催化多种酚类和非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将分子氧还原成水。研究表明,漆酶能够在工业染料脱色脱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通过引入小分子介体,能够进一步扩大漆酶的底物范围,提高其对染料的脱色效率。 在本研究中,真菌5319漆酶被用来处理2种蒽醌类和3种偶氮类活性染料。实验内容包括研究温度、pH值、染料浓度、漆酶用量(给酶量)以及介体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5、给酶量为10U/L、温度为45°C条件下,不使用介体时,漆酶对蒽醌类染料(活性艳蓝X-BR和K-GR)的脱色率均超过80%,而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效果不佳。但在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或丁香酸甲酯这两种介体后,漆酶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率可以超过60%。 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活性染料具有不同的最大吸收波长,这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化学结构特征。例如,蒽醌类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00nm左右,而偶氮类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则在500nm左右。 通过脱色实验,研究者们确定了脱色效果最理想的条件,其中重要的是pH值和温度。在适宜的pH值和温度下,漆酶的活性得到最佳发挥,而超出这个范围,脱色率将显著下降。在最佳条件下,漆酶对蒽醌类染料的脱色效果优于偶氮类染料。不过,加入介体后,漆酶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暗示介体的加入对拓宽漆酶底物范围的重要性。 研究的成果表明,真菌5319漆酶在处理工业纺织活性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脱色偶氮类染料方面,通过添加适当的小分子介体,能够显著提高脱色效率。 本研究从应用角度出发,为纺织染料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即利用酶学技术特别是漆酶来进行染料的脱色脱毒。漆酶的高效性和可调节性使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过,对于漆酶脱色技术的推广使用,还应考虑到成本、操作简易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因素。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漆酶脱色条件,降低操作成本,并探索更广泛的漆酶来源和更高效的介体,以期将这一技术转化为产业应用的实际解决方案。
- 粉丝: 9
- 资源: 92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