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在新时期背景下,佛山地区为应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同时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对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文章以佛山地区为例,提出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基于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资源互补的校企互嵌人才培养模式。
从宏观层面看,佛山地区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高技能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佛山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瓶颈。佛山地区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较低,仅为人才总量的8.3%,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
从微观层面看,校企合作中存在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的问题。当前校企合作多为短期且松散的合作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和利益协调。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面临利益冲突,这阻碍了双方资源互补优势的体现。此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为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提供解决方案,导致双方倾向于避免深层次合作。
为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的困境,佛山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推动校企合作。包括设立专项资金,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行为,并资助校企共建多层次、全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文章中还提到了东菱凯琴集团下属的东菱学院作为调研对象的实证分析。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封闭的培训体系限制了高技能人才的产出效率。然而,在政府推动下,大部制改革和跨部门并联审批的实施,为解决校企合作问题创造了条件。
综合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基于双向合作会员制的校企互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通过互嵌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利用企业培训资源,而企业能够得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支撑。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双方在关系和资源上的互补和整合,从而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文章强调了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阶段性特点。高职教育主要承担就业前教育的角色,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企业培训则是就业中教育的一部分,更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员工技能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两者虽有区别,但理论上应该相互补充,形成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在特定地区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互嵌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及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克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高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