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之一。本文探讨了东营凹陷深层沙三下~孔店组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溶蚀孔隙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在地质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溶蚀孔隙是指岩石中由于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孔隙,它们通常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溶蚀孔隙的成因机理包括多种酸性溶解作用,主要为有机酸溶解作用、无机酸溶解作用、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由油田水引起的溶解作用。这些溶解作用往往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发生,例如地层压力史和构造发育史。研究指出,有机酸是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能通过热成熟过程降低介质pH值,促进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例如,长石作为硅酸盐矿物,在有机质成熟期可被有机酸有效溶解。 除了有机酸作用,无机酸同样可以造成岩石矿物的溶解。而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硫酸盐矿物在热化学作用下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进而生成新的矿物或造成原有矿物的溶解。油田水,作为地层水的一种,其化学性质也可能影响岩石的溶解作用。 动力机制方面,研究提到,循环热对流、断裂活动引起的大气淡水淋滤以及超压泄露是影响溶蚀孔隙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循环热对流可以促进流体的运动,进而加剧溶解作用。断裂活动能够引入新的流体,改变原有地下流体的化学环境。超压泄露则可影响地层压力状态,从而影响溶解作用的进程。 在实验技术方面,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粘土矿物分析与Ro测试等方法被用于研究溶蚀孔隙的成因和动力机制。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有关岩石矿物学、化学成分、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等多方面的数据,为解释溶蚀孔隙的成因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此外,研究还涉及了东营凹陷的构造发育史,特别指出了陈南大断裂和坨-胜-永断层活动的影响。断层活动在凹陷北部更为强烈,形成了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结构。断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也对次生孔隙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理解东营凹陷深层碎屑岩储层溶蚀孔隙的成因机理和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指出,溶蚀孔隙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多种酸性介质溶解作用以及碱性介质溶解作用,并受到构造运动、地层压力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未来的工作可能会继续深入探讨这些作用机制,以促进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和油气资源的高效利用。
- 粉丝: 5
- 资源: 928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