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降水相对变率的气候分析 1988年龚晓峰撰写的论文《东北地区降水相对变率的气候分析》,聚焦于东北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工程设计、国土开发等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降水相对变率这一概念,并利用1951-1980年30年间的110个站点降水量数据,通过特定公式计算出了各站点的年和季节降水相对变率,进而分析其分布和变化规律。 降水相对变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降水相对变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小和稳定程度的量数。在气候变化和天气研究中,这一指标对于预测和理解降水模式的变化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因此,分析这一地区的降水相对变率对于农业生产的合理规划、工程设计、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分析 根据1951-1980年间的数据,东北地区的年降水相对变率较低,一般在10%-23%之间。两个变率较大的区域分别位于辽东半岛及辽东湾沿岸,以及内蒙古东部的昭盟、哲盟经松辽平原西部的自城地区,延伸到北部的齐齐哈尔、林匈一带。这两个区域受到台风影响,使得年降水不稳定,相对变率可达20%-23%。而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大部地区,以及松辽平原的部分区域年降水相对变率较低,为10%-16%,与我国南方地区相近。 各季节降水相对变率分布 文章还对东北地区的季节性降水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冬季,东北地区盛行偏北冬季风,降水少且极为不稳定,是全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季节。春季作为冬夏过渡季节,降水相对变率分布较为复杂。夏季虽然降水最多,但由于其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相对变率相对稳定。秋季降水相对变率介于春季和夏季之间,但相较于其他季节,其降水量变化更大。 降水相对变率的季节性演变特征 文章通过对四个季节降水相对变率的分析,揭示了降水相对变率的季节性变化。冬季的降水相对变率低值中心轴沿山脊走向,而高值中心轴则在东北地区的西部。春季降水相对变率较高的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松辽平原西部和辽东半岛。夏季降水相对变率较稳定的区域包括大兴安岭、三江平原和松辽平原等地。秋季则显示出了辽东半岛降水相对变率的中值区域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得出结论,东北地区的降水相对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季风和台风活动等。这一研究为东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规划以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粉丝: 1
- 资源: 935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