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有理数乘法规则的理解与应用。在乘法运算中,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以下是对这部分知识的详细解析:
1. **乘法规则**:
- **同号相乘**: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 **异号相乘**:正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 **零乘任何数**: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都是0。
2. **示例计算**:
- `(−4)×5 = −(4×5) = −20`,这里的负号是因为4和5是异号,所以结果取负。
- `(−4)×(−7) = +(4×7) = 28`,两个负数相乘,结果取正。
- `0×(−3) = 0`,因为0乘任何数都是0。
3. **步骤分析**:
- **确定积的符号**:这是计算的第一步,看因数中有几个负数,奇数个负数,积为负;偶数个负数,积为正。
- **绝对值相乘**:确定了符号后,对因数取绝对值进行乘法运算。
4. **例题解析**:
- `(−4)×5` 和 `(−4)×(−7)` 是典型的乘法例子,分别展示了异号和同号相乘的情况。
- `(−6)×9` 和 `(−6)×(−1)` 展示了负数乘以正数和负数的情况,结果分别是负数和正数。
5. **练习题目**:
练习题目旨在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规则,例如 `(6)×(−9)` 和 `(−6)×(−9)` 结果分别是 `-54` 和 `54`,显示了同号相乘和异号相乘的区别。
6. **总结**:
-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 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的相反数。
7. **思维拓展**:
当几个非零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取决于负因数的个数。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积为正;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积为负。例如:
- `2 ×3×4× (-5) = -120`,这里有1个负因数,积为负。
- `2 ×(-3) ×(-4) ×(-5) = -120`,这里有3个负因数,积为负。
- `(-2) ×(-3) ×(-4) ×(-5) = 120`,这里有4个负因数,积为正。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有理数的乘法》不仅涵盖了基本的乘法规则,还强调了符号的判断和计算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是进一步学习代数和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