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潮论文展示1】——中国认沽权证泡沫:来自经纪账户记录的证据 这篇研究论文主要关注的是2006年至2007年中国认沽权证市场的泡沫现象。认沽权证给予持有者在预定行使期内以确定的行权价格卖出发行公司股票的权利。在这段时期,随着中国股市的繁荣,大多数认沽权证的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形成了一种市场泡沫。 1. 引言 研究者探究了中国认沽权证泡沫的形成、起始时间以及导致泡沫的原因。他们试图了解投资者在权证交易中的经历是否会影响他们重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并寻找能够解释这一泡沫现象的机制。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2007年5月30日的印花税调整是引发泡沫初期大量认沽权证收益的导火索。 2. 背景与数据 背景部分提到,认沽权证在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6年至2007年间,中国股市的大幅上涨使得大部分认沽权证处于深度价外状态,即其市场价格远低于行权价格,这为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研究者利用经纪账户记录揭示了投资者参与了正反馈交易,即他们的交易行为受到过去回报的影响。 3. 方法与结果 采用面板回归方法,研究者估计出由于反馈交易导致的交易量,进一步解释了泡沫的规模。他们发现,与Xiong和Yu(2011)的研究相呼应,中国认沽权证价格在2006-2007年间存在泡沫。同时,Barberis等人(2018)指出交易量与过去回报之间的正相关性,而Strahilevitz、Odean和Barber(2011)则指出,投资者先前交易的盈亏会直接影响其重新购买股票的可能性。Shiller(2014, 2015)的观点强调,泡沫是由触发事件和放大该事件影响的反馈交易共同作用产生的。 4. 结论 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表明,2007年的印花税政策变化引发了大规模的认沽权证回报,进而启动了泡沫。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尤其是基于过去收益的正反馈交易策略,加剧了泡沫的形成。这些发现对理解市场泡沫的生成机制和投资者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该研究揭示了中国认沽权证市场泡沫的成因,特别是税收政策变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金融市场泡沫的理解,也为监管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剩余37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2
- 资源: 293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