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9_龙真_论文展示1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2-08-03 收藏 94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金融领域是否存在复制危机的问题,由Ingerslev Jensen、Bryan Kelly和Lasse Heje Pedersen三位作者提出,并由Long Zhen进行展示。金融复制性是指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数据集或时间范围内得到一致的验证,是评估研究成果可靠性的关键指标。 论文首先指出了金融复制性面临的两大挑战: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内部有效性是指在相同数据下无法复制研究结果,或者结果不具稳健性;外部有效性则涉及研究是否能在其他样本或时间段内依然显著,即“p-hacking”问题,即在未控制假阳性发现率的情况下得出显著性结果,导致无法在其他情境下复制。 为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构建了一个贝叶斯模型,利用全球数据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两个挑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大多数因子能够被复制,且在联合建模、外样本检验中保持稳定,并被其他因子加强。论文强调,因子的数量可以理解为少数核心主题的多个版本,因此必须结合经济理论来理解因子。 论文的主要结果集中在复制率上,即统计上具有显著超额回报的因子比例。通过对Hou等人的研究(2020)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采用更长的时间样本、仅考虑1个月持有期、限制市值加权、数据修剪以及纳入被忽略的因子等,复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当以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阿尔法而不是原始回报作为评价标准时,复制率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某些因子的原始回报可能因风险暴露而掩盖了其效用,例如低贝塔异常。通过应用多重测试校正方法(如Benjamini和Yekutieli,2001)以及贝叶斯估计,复制率再次提升。贝叶斯模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引入了所有阿尔法期望为零的先验,更有效地处理数据依赖性问题。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对金融领域的复制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因子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强调了贝叶斯模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优势。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因子,提高研究的可复制性和外部有效性,从而为金融市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扈涧盛
  • 粉丝: 32
  • 资源: 319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voice
center-task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