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算法,全称为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是一种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广泛应用的迭代方法,主要用于含有隐含变量的概率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在本节我们将探讨EM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我们设定问题背景: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 \( \mathbf{x} = (x_1, x_2, ..., x_n) \),其中每个样本 \( x_i \) 可能与一个隐含变量 \( Z \) 相关。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参数 \( \theta \) 的最大似然估计 \( \hat{\theta} \),但因为隐含变量的存在,直接最大化似然函数变得困难。 EM算法通过引入中间概率分布 \( Q(Z) \) 来解决这个问题。在E步骤(期望步骤)中,我们固定当前的参数估计 \( \theta^{(t)} \) 并计算 \( Q(Z) \),通常选择为 \( Q(Z) = P(Z | \mathbf{x}, \theta^{(t)}) \)。在M步骤(最大化步骤)中,我们用E步骤得到的 \( Q(Z) \) 来更新参数估计,最大化 \( Q \) 对应的对数似然函数,即 \( \theta^{(t+1)} = \arg\max_{\theta} \mathcal{L}(\theta | Q) \)。 描述中提到的Jensen's不等式是证明EM算法收敛性的一个关键工具。Jensen's不等式指出,对于任意凸函数 \( f \) 和随机变量 \( Z \),有 \( f(E[Z]) \leq E[f(Z)]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 Z \) 是常数。应用到EM算法,我们可以得到 \( \mathcal{L}(\theta^{(t+1)} | \mathbf{x}) \geq \mathcal{L}(\theta^{(t)} | \mathbf{x}) \),即每次迭代后对数似然函数非减。 在E步骤中,根据Jensen's不等式,我们有 \( E_{Q^{(t)}}[\log p(\mathbf{x}, Z | \theta)] \geq \log E_{Q^{(t)}}[p(\mathbf{x}, Z | \theta)] = \log p(\mathbf{x} | \theta^{(t)}) + const \),其中 \( const \) 是不依赖于 \( \theta \) 的常数。M步骤保证了新的参数 \( \theta^{(t+1)} \) 使得E步骤中的期望最大化,因此 \( \mathcal{L}(\theta^{(t+1)} | \mathbf{x}) \) 不会比 \( \mathcal{L}(\theta^{(t)} | \mathbf{x}) \) 小。 接下来,我们讨论EM算法的收敛性。设 \( M^{(t)} \) 为第 \( t \) 次迭代的对数似然函数值,那么有 \( M^{(t+1)} \geq M^{(t)} \)。由于似然函数是非负的,\( M^{(t)} \) 有上界,即 \( M^{(t)} \leq \log p(\mathbf{x}) \)。随着迭代次数增加,\( M^{(t)} \) 会逐渐增大并趋于某个局部极大值或全局极大值,这表明EM算法能够确保参数估计序列 \( \theta^{(1)}, \theta^{(2)}, ... \) 逐步接近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EM算法的收敛速度并不总是很快,可能需要多次迭代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有时,初始化选择对算法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例如,在聚类问题中,K均值算法可以视为EM算法的一个特例,其收敛性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证明。在K均值中,每个样本被分配到最近的簇中心,然后簇中心被更新为该簇内所有样本的均值,这个过程不断迭代直至簇中心不再显著变化。 总结起来,EM算法通过交替进行期望和最大化步骤,能够在含有隐含变量的模型中寻找最大似然估计,并且具有理论上的收敛性保证。通过Jensen's不等式,我们可以证明每次迭代后对数似然函数非减,从而确保算法能够逐步接近局部最优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初始化策略的选择以及迭代次数的控制,以确保算法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 粉丝: 22
- 资源: 316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