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五单元-网络层-OSPF协议1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2-08-03 收藏 763KB PDF 举报
【网络层-OSPF协议详解】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尤其在大型企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协议基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收集和传播网络中各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构建整个自治系统(AS)的拓扑结构图,然后运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到所有网络的最短路径,进而生成路由表。 1. **链路状态算法**: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关键在于,每个路由器都会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存储着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 - Dijkstra算法是实现链路状态算法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从一个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在OSPF中,每个路由器利用这个算法计算自己的路由表,选择到目的地的最优路径。 2. **OSPF协议工作流程**: - **收集链路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Link State Advertisements, LSA)。 - **扩散信息**:这些LSA会被扩散到AS内的所有路由器,形成链路状态数据库。 - **构建拓扑图**:通过收集的LSA,每个路由器能构建整个AS的拓扑结构。 - **计算最短路径**:利用Dijkstra算法,根据拓扑结构计算到各网络的最短路径。 - **建立路由表**:根据计算出的最短路径,确定下一跳路由器,生成路由表。 3. **网络转化为拓扑结构图**: - 多路访问网络(如以太网)通常选举一个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 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BDR),以减少广播流量。 - 点到点网络(如PPP)则直接连接两个路由器,无需选举DR和BDR。 4. **OSPF协议详细描述**: - **发现邻居**:OSPF路由器每隔10秒发送Hello分组,检测邻居的存在。若40秒内未收到回应,则认为链路失效。Hello分组包含优先级、已知邻居、DR和BDR信息,多路访问网络通过多播发送。 - **完全相邻**:路由器之间交换LSA,直至两者数据库完全一致,形成完全相邻状态,此时可进行路由信息交换。 5. **OSPF分组格式**: - 包括Hello分组、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DD)、Link State Request分组(LSR)、Link State Update分组(LSU)和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分组(LSAck)等,用于建立邻居关系、同步数据库、请求/更新LSA以及确认LSA接收。 6. **数据库同步**: - 当两个路由器成为邻居后,会通过DD分组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的摘要信息,决定哪些LSA需要交换。 - 通过LSR和LSU分组完成LSA的请求和传输,最后通过LSAck确认接收。 7. **路由器ID**: - 在OSPF中,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32位ID,用于区分网络中的不同路由器。 8. **指定路由器(DR)与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 在多路访问网络中,DR负责减少多播通信,提高效率。BDR作为备份,在DR故障时接管其角色。 通过上述机制,OSPF协议能够高效、准确地管理网络路由,确保数据包在最短路径上转发,优化网络性能。在实际网络环境中,OSPF还涉及到区域划分、认证、路由策略等多种高级特性,以满足复杂网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