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发控制领域,两阶段锁定(Two-Phase Locking,2PL)是一种常见的并发调度算法,用于确保事务的可串行性。可串行性是并发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它意味着尽管事务可能并发执行,但其结果必须等同于按照某种顺序逐个执行这些事务。本章的实践习题主要探讨了2PL与非串行化调度、死锁以及严格两阶段锁定(Rigorous Two-Phase Locking)等概念。 15.1 问题讨论了2PL如何保证串行化。如果2PL不能确保串行化,那么存在一组遵循2PL的事务T0, T1... Tn-1,它们产生了一个非串行化的调度。非串行化调度意味着存在一个优先级图中的循环。但2PL不会产生这样的循环,因为如果存在T0 → T1 → T2 → ... → Tn-1 → T0的循环,根据2PL的规则,每个事务Ti在其锁点获取最后一个锁的时间(即Ti的锁点时间)Ti < Tj对于所有满足Ti → Tj的事务都成立。然而,这会导致一个矛盾:T0 < T0。因此,没有这样的循环存在,2PL不会导致非串行化调度。根据这个规则,事务可以根据其锁点顺序进行串行化。 15.2 题目中给出了两个事务T34和T35,它们分别包含对资源A和B的读写操作。T34尝试先读取A,再读取和修改B;T35则相反,先读取B再修改A。如果这两个事务并发执行,如部分调度T31和T32所示,可能会出现死锁的情况。当T31锁定A并尝试锁定B,而T32锁定B并尝试锁定A时,它们会形成一种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的状态,导致死锁。 15.3 严格两阶段锁定在2PL的基础上增加了事务提交顺序与其串行化顺序一致的特性。这意味着如果有两个冲突的事务(即它们至少有一个共享资源),它们的提交顺序就是它们在可串行化调度中的顺序。这种行为在某些系统中可能是用户期望的,因为它提供了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15.4 题目考虑了数据库中的节点A和B,其中A是B的父节点。当T2持有B的锁,T1持有A的锁并希望锁定B,同时T3希望锁定A时,可能出现问题。通过添加一个虚拟节点D作为A和B之间的中介,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通过D,T1可以直接锁定D,然后解锁A,而T3可以锁定A,之后T2可以解锁B。这样,可以减少死锁的可能性,并帮助优化并发控制。 这些习题展示了并发控制中的核心概念,包括2PL在保证串行化、防止死锁以及提供预期行为方面的作用。理解这些原理对于设计和实现高效的数据库系统至关重要。
剩余10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3
- 资源: 30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