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第1-3批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的分析报告(2018.11)1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2-08-03 收藏 294KB PDF 举报
【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分析】 本报告主要针对2018年前三批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进行分析,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信息通信业务受理中心发布。这份报告旨在加强电信行业的信用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实施对电信企业的信用管理。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的建立,反映了政府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由传统年检向信用监管转变的努力。 截至2018年11月,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已发布四批,其中前三批共8007家企业因未按规定报告年报信息而被列入,主要是由于未履行年报义务。2018年,523家跨地区企业因未完成年报义务被纳入不良名单,占所有持证跨地区企业的6.1%,相比2017年年检不合格企业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显示行业规范性有所提升。 1. **跨地区企业入单情况** - 注册地:北京、广东和上海三地入单企业数量最多,合计占总数的64%,但占当地持证企业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 - 业务许可类型:入单企业集中在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尤其是信息服务业务,由于传统SP服务的衰退,347家企业(占66%)因该业务入单。 2. **业务许可类型情况** - 信息服务业务: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AP时代的短彩信、彩铃、手机游戏等服务逐渐衰落,导致大量企业入单。 - 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分别有145家和46家企业入单,占一定比例。 3. **注册资金规模** - 入单企业资金规模分布呈现“两头少中间多”,1亿以上的大型企业入单比例较低(5.2%),而1000万至1亿的企业入单比例与平均值持平,低于1000万的企业入单比例较高(19.2%)。 4.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 民营控股企业(96%)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年报履行情况相当,外商投资企业因政策引导和监管得力,入单情况较少,仅1家。 总结来说,2018年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反映了行业监管的加强和企业合规性的提高。通过分析入单企业特征,可以发现业务类型、资金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因素影响着企业是否能有效履行年报义务。此外,不良名单制度起到了警示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并遵守相关规定,提升了行业整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未来,电信行业的信用监管将更加完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練心
  • 粉丝: 27
  • 资源: 305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voice
center-task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