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学校发展及评估组】的报告探讨了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体系和学校组织面临的变革挑战。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公营学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高效的学校领导力需要能够面对外部变革并引领组织朝着目标前进。
报告提到了两种推动组织变革的理论——E理论和O理论。E理论强调通过结构改革和生产力提升来增加经济效益,变革过程通常是突发性、自上而下的,并且是有计划进行的。而O理论则关注人才培育和组织文化的构建,变革是渐进式、自下而上的,通常较少计划性。理想的变革策略是结合这两种理论,即同时考虑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
在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方面,报告指出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多个国家和地区,如苏格兰、英国、荷兰、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以及1990年代末的加拿大和亚洲部分地区,都开始实施这一机制。1997年香港根据《第七号报告书》推行“学校管理新措施”,实施校本管理,同时加强问责制度,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香港的教育质素保证机制包括外控和内控两种机制。外控机制如质素保证视学组(QAI)进行总体视学,而内控机制则鼓励学校自我评估,发展校本质素文化。然而,外控机制的效果可能受限于审查周期较长,内控机制则可能因学校缺乏自我评估能力和支持而效果不理想。
为改善这种状况,香港中文大学学校发展及评估组在不同年份推行了一系列学校发展计划,涵盖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旨在通过学校自我评估、组织变革、学习型组织构建等方式提升教育质量。这些计划旨在巩固和强化学校的内控机制,同时也反映出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需求。
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不仅要适应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还需要结合内外部力量,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并通过学校自我评估等内控手段,逐步推动教育系统的持续改进。同时,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支持对于确保改革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