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方面,这涉及到企业能否在较长时间内履行其债务偿还义务。本篇主要关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两个重要方面。
损益表分析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支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是一个关键指标,它衡量的是企业利润对利息费用的覆盖程度。计算公式为(利息费用 + 税前利润)/ 利息费用。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利息债务的能力越强。为了确保分析的稳定性,通常会计算过去五年的最低利息保障倍数。在计算时,要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如非常项目、特别项目、停止经营的业务以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此外,分子应包含息税前收益,因为利息支付是最优先的支出,并且应考虑资本化利息费用,同时,对于拥有少数股权的子公司的收益不应扣除。
固定费用偿付能力比率是利息保障倍数的一种扩展,它增加了租赁费中的利息部分,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通常,租赁费用中的利息约占1/3,但具体包含哪些固定费用并无统一标准,可以仅包括租赁费中的利息部分,甚至包括所有折旧、摊销等长期费用。
资产负债表分析则侧重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债务比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是衡量企业负债程度的指标。关于分子的构成,不同观点认为应包含短期债务,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资金的长期来源。然而,短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使得其是否应计入存在争议。分子中还可能包含特殊项目,如准备金、递延税贷项、少数股东权益和可赎回优先股。准备金可能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被纳入债务,而递延税贷项可能因支付的不确定性而被排除。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视其是否视为外部资金承诺而定,可赎回优先股则因其潜在的强制赎回性质可能被视为债务。
在分析这些比率时,行业差异不容忽视,应当与同行业的平均数进行比较。此外,资产的计价方式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如使用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计量,都会影响负债和权益的数额,进而影响偿债能力的评估。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通过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深入研究,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利息支付能力和负债结构,以判断企业能否在长期内持续承担并偿还其债务。这一过程需要严谨的数据处理和行业背景的理解,以确保得出的结论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