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与标准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与标准改革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大变革,旨在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次改革的核心是调整课程目标,使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我们要理解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作为最高层次的要求,向下细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再具体到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应掌握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 对学习结果进行行为描述,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可明确界定;2) 设定学段内的统一基本要求,确保教育质量的一致性;3) 强调可理解性、可达到性和可评估性,便于教师实施和评估;4) 涵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课程改革的背景源于1996-1998年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过度偏向基础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感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心理和人格发展出现反差,学习态度多为被迫学习,缺乏学习兴趣。
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倡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过程和方法被视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新的课程标准试图在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推动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例如,语文课程中的《听听秋的声音》,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倾听秋天的声音,不仅教授语言知识,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改革的效果。如历史课程让学生收集旧的购物票证,理解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因素,提高环保意识;数学课程通过统计垃圾数量,让学生体验数据分析,认识到塑料垃圾的危害;科学课程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双面性,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艺术课程则在创作活动中培养爱国情感和团队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与标准的改革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均衡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良好价值观的未来公民。这样的改革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国家整体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