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制度》是指导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法规,其修订反映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2012年的修订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修订背景**:
- **医改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医院加强预算管理和收支控制,同时推进医院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财政管理**:随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如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等,对医院财务提出了新的标准。
- **医院发展**:医院业务多元化,财务管理需求增加,需要更精细的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
- **现行制度局限**:原有的财务制度无法适应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和精细化需求。
2. **改革总体思路**:
- **摸清家底**:清晰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资源分布。
- **强化监管**:加强财务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
- **激励机制**:通过制度设计,激发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创新动力。
3. **主要修订内容**:
- **适用范围**:明确《医院财务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有专门的财务制度。
- **预算管理**:实行“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定项补助、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
- **财务管理体制**:提倡“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并强调总会计师的角色,严格控制负债和重大投资。
- **收支分类**:科学界定收支类别,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 **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为定价、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 **财务报表体系**:完善财务报告,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分析能力。
4. **具体措施**:
- 医院不得随意借入非流动负债,不得提供对外担保。
- 大型固定资产购置和对外投资需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经审批。
- 食堂、基建、药品进价、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风险金等纳入财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的全面性。
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旨在通过更严谨的财务规则,促进医院财务的规范化、透明化,从而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从传统的核算型角色转变为财务管理型角色,积极参与医院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