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剧本特点**: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唱词推进情节,展现人物性格。《12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以对话形式展开,揭示了二战期间的一个紧张故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二战是1939年至1945年间全球规模最大的战争,涉及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口,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战争起始于德国入侵波兰,结束于日本向同盟国投降。
3. **课文结构**:课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讲述了在特定的时间(二战期间)、地点(法国一个城市)和人物(伯诺德夫人一家)中,伯诺德夫人一家如何保护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落入德国军官手中。
4. **角色分析**:
- **伯诺德夫人**:表现出勇敢和机智,她通过取出油灯和吹熄蜡烛来尝试保护蜡烛,同时保持冷静,不动声色地应对军官。
- **中尉甲**:表现出不耐烦和蛮横,试图维持蜡烛的照明,忽视了潜在的危险。
- **杰克**:展现出机智和从容,试图以看似无关的理由(抱柴生火)带走烛台,保护秘密。
5. **情节紧张度**:通过“嘭嘭嘭”的敲门声和军官的粗暴行为,以及蜡烛逐渐燃烧揭示的危机感,展现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伯诺德夫人一家面临的不仅是自身的安危,更是国家秘密的保护。
6. **人物心理描写**:通过对伯诺德夫人、中尉甲和杰克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绘,深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面对危机时的心理状态。
7. **主题思想**:课文体现了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以及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坚韧与智慧,展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誓死守护祖国秘密的决心。
8. **学习方法**:学生应通过自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画出关键信息,并能概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大致情况。
9. **教学建议**: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剧本与其他文体的区别,讨论角色的动机和行动,以及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剧本中的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