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章节习题答案涵盖了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性能指标等多方面的知识点。
一、单选题
1. 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这代表了计算机发展的开始。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特点是集中而顺序的控制、存储程序并且存储时不区别数据和指令。这是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构成的。这是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4.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数据精度就越高,在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则数据处理速度不一定。
5. 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字节。
6. 通常所说的32位机,是指这种计算机的CPU能够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
二、判断题
1. 第五代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正确。
2. 单片机是把CPU、一定数量的存储器芯片和I/O接口芯片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在该板上再配以具有一定功能的输入、输出设备。错误,单片机是把CPU、存储器和I/O接口芯片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3. 总线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信号可以从多个源部件中的任何一个通过总线传送到多个目的部件。正确。
4. 冯·诺伊曼计算机在硬件上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正确。
5. 在计算机内部可直接运行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错误,计算机内部只能直接运行二进制数。
三、简答题
1. 微处理器的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从1971年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4位Intel4004微处理器算起,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演变:第一代处理器为4位或低档8位,第二代处理器为中高档8位,第三代处理器为16位,第四代处理器为高性能的16位机和32位机。每一代处理器的集成度、性能和工艺都有所提高。
2.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5部分组成,这种结构称为冯·诺伊曼结构,现代绝大多数微型机的结构均为冯·诺伊曼结构。
3. 名词(概念)简释:
微处理器: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又称CPU。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把微处理器(CPU)配上一定容量的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及接口电路、必要的外设组成。
单总线结构:在单总线结构中,系统存储器M和I/O使用唯一的一套信息通路因而微处理器对存储器和I/O的读写只能分时进行。
双总线结构:I/O和M各自具有到MPU的总线通路,这种结构的MPU可以分别在两套总线上同时与M和I/O口交换信息,相当于展宽了总线带宽,提高了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
双重总线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主MPU通过局部总线访问局部M和局部I/O,这时的工作方式与单总线情况是一样的。
总线: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包括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之间。
4.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面,硬件提供了软件运行的基础环境,而软件则实现了硬件的功能。
5.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速度等,它们直接影响着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和应用。
6. 微型计算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