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的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环境的三维仿真系统。它依靠多种传感器和可视化装备,提供给用户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的多维体验。VR技术最初是由美国VPL公司的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它由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多种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生成,以交互式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创造出逼真的数字化环境系统。
VR的主要特征包括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沉浸感是指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即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感知与认可程度。交互性指的是用户可以操作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与虚拟世界产生互动。构想性则指虚拟现实能够呈现不同的事物和场景,激发用户的想象力,促进用户认知范畴的扩大,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深度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深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过程,它需要通过“智慧学习环境”来实现。这种学习环境不仅包括传统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工具,还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为深度学习提供了体验支持、情感支持和情境支持。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获得认知,并实现信息与真实环境的无缝对接。
文章提到,基于VR环境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需要考虑三个阶段:深度学习的准备、知识迁移与建构、深度学习评价。构建这一模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建构主义和具身认知理论,它们强调学习是基于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亲身体验和认知构建的过程。在模型的准备阶段,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知识迁移与建构阶段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学生需要在虚拟环境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学习评价阶段,需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VR已经成为与教育等多个领域结合发展的全方位技术。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提供情境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多感官的刺激促进学生的深层认知能力的发展。VR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入理解。
总结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在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境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此同时,教育者需要深入理解VR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将其与建构主义和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型,以充分发挥VR在深度学习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