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新闻行业的多个领域,智能机器人在新闻采集、编辑、发布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技术自主性。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于人类主体性与技术自主性关系的深入讨论。在《机器人新闻:技术自主性对人主体性的强化》这篇文章中,作者李海玉详细探讨了机器人新闻技术的自主性,以及这种技术自主性对人的主体性所产生的影响。
文章首先对机器人新闻进行了定义,指出机器人新闻(Robot Journalism或AutomJournalism)是指通过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新闻内容的技术。机器人新闻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06年,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利用电脑程序撰写财经报道。随后,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开始采用机器人新闻技术,例如《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系统,以及国内的腾讯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
机器人新闻技术的自主性表现在它的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使得机器人新闻不仅能够采集和处理数据,还能生成具有人类可读性的内容。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得新闻生产从手工作业逐渐向智能化生产转变。
技术自主性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微妙的。技术自主性指的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和逻辑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完全受人的控制。然而,技术自主性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人类丧失对技术的控制,相反,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对技术及世界的更深层次理解。人的主体性则体现在人能够自主地从事实践活动,具备理性和思维等特质,能够对自然和社会进行主观意识的思考。
机器新闻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对人思维的延伸,而非替代。机器人新闻通过模拟人类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模式,能够在新闻报道中扮演记者、摄影师、编辑等多个角色,有效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机器人新闻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新闻的习惯,扩大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但这种变化并不削弱人类的主体性。事实上,机器人新闻的出现,反而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的主体性。
机器人新闻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机器人新闻技术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机器人新闻在特定类型的新闻报道中,如灾难新闻、经济新闻、体育赛事等,已经具备了自我采集、编辑和发布的能力;机器人新闻能够根据算法和数据信息实现个性化精准信息的推送,为用户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新闻内容。
然而,机器人新闻技术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完全取代人类的主观思考和情感。在涉及人类情感和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中,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是无法被机器人替代的。机器人新闻的算法思维虽然强大,但它始终是服务于人类社会价值和新闻行业需求的。
总体而言,机器人新闻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新闻行业的生产效率,还促使人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李海玉的文章为理解机器人新闻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未来新闻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