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供能系统是一种新型供能方式,主要特征包括燃料利用多源化、设备系统小型化、运行控制智能化、调度管理网络化、排放环保性好、梯度利用高能效(热电(冷)联产化)、多系统整合优化以及能源企业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投资经营市场化。这种系统已经在世界能源供应方式的发展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美日、欧盟等国家已将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作为能源安全、节能和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分布式供能系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上海也仍然处于示范阶段。尽管政府在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方面不断完善并颁布,取得了一些成果,且一批试点工程中对天然气、沼气、燃油为一次能源,内燃机、微型燃机及热气机三种原动机匹配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路线进行了初步尝试,但这种系统的深入推广仍面临不小的难度。
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面临的设计引导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分布式供能系统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比较陌生,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该系统设计的要求,且用户往往是处于非专业地位。部分设计单位习惯于采取常规的用能设计模式,不重视对分布式供能方案进行比较论证,这是影响分布式供能系统推广的关键因素。
用能认知问题同样是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中的一个难题。用户对分布式供能系统不了解,对技术可靠性、实际能效和经济性有所顾虑。例如,分布式供能系统与传统用能方式不同,它通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来实现经济性。由于用户不熟悉,设计缺乏引导,再受到项目进度等因素的影响,用户自然倾向于采用常规的供能方式。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刘惠萍在其文章中提出了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了刘惠萍近年来在政策推进、规程编制及示范工程中的实践体会,通过梳理和研究,指出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起步较早,研究也比较系统,但进展还不够快。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有关部门从建立机构、拟订政策、制订规范、项目推进、组织宣传等五方面积极推动。
通过对上海市内医院、政府机关大楼、旅游饭店宾馆等几百家用能单位进行的能耗水平、用能设施与方式、用能负荷特征等系统调研,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指出既包括主观认识问题,也包括设计理念、技术经济和服务机制问题。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一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新一轮分布式供能发展路径和策略。
目前,无论是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和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上,还是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持、气源保障等方面看,都比以往推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环境更优、时机更好。刘惠萍针对近年来在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推进研究中的体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