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某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技术为解决分散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信息交换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混合架构,结合了C/S(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各院系和部门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使用C/S架构,确保查询和修改操作的快速响应;其他师生员工则通过Internet访问Web服务器,再通过Web服务器间接访问数据库,采用B/S架构,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
2. **数据分布**:
数据分布策略基于全局应用角度,采用水平分片和垂直分片相结合的方式。水平分片适用于全局数据与各院系之间的关系,因为院系数据是全局数据的一部分。垂直分片则用于全局数据与教务处、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划分,以及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关系,依据数据的应用功能进行切割,以优化数据组织和降低通信成本。
3. **数据库视图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需求,如学生查成绩、教师查考核、师生查图书信息等,文章提出了视图设计。视图不仅方便了查询,还防止了不必要的数据更改,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视图设计通过分析各个应用的数据,建立各自视图,并统一汇总,确保无命名冲突和冗余,形成完整的概念数据模型。
4. **数据集成**:
局部数据需及时上报到全局数据库进行汇总,当部门数据有更新时,全局数据库同步更新,并将相关信息分发给相关部门。通过中心数据库,数据交换在各系部与全局数据库之间进行,确保数据一致性,并通过两阶段提交协议保证分布式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 **测试**:
在测试阶段,由于系统复杂、数据量大,使用真实高校数据进行全面测试,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示等功能,以及数据库性能和安全性,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调整优化。
6. **部署**:
在数据库选型上,考虑到操作人员对SQL Server的熟悉程度,选择了SQL Server作为构建整个数据库平台的基础。各校区的数据库部署需要考虑到网络连接的稳定性,以保证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交互和同步。
该文详细阐述了分布式数据库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设计思路,包括架构选择、数据分布策略、视图设计、数据集成方法、测试流程以及部署决策,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