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城市供热管理系统中,供热数据源的集成显得尤为重要。供热数据源集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城市供热管理,实现供热企业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这一点对于省市供热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至关重要。
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分析供热数据集成面临的问题。国外的集中供热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单纯分散供热、集中供热建设、供热综合发展、自动化供热控制。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历程亦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尽管目前大部分供热企业已经引入了实时监控系统,但各企业的监控信息系统由不同开发商提供,导致了数据模型、应用接口、开发平台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使得各个系统彼此独立、封闭,供热监控数据难以实现系统间的共享,进而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
数据集成技术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关键,它能够实现异构供热数据源的有效集成。文章提出了一种集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 基于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建立全局数据模型:全局数据模型作为数据集成的基础,能够为各种异构数据提供一个统一的视图,有助于统一数据格式和数据语义,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无缝对接。
2. 基于星型网络结构实现数据交换:星型网络结构是一种数据交换模型,通过一个中心节点来管理数据流向,有助于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降低系统间集成的复杂性。
3. 基于ETL(提取、转换、加载)实现数据采集:ETL过程对于从不同来源的供热数据进行提取、清洗、转换和加载到统一的数据仓库中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这些集成方法能够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对各供热企业运行数据的集成,包括区域锅炉房的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供回水流量等关键参数。因此,通过数据集成技术,数字化供热监控平台能够更好地监控供热企业的运行情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最终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针对供热数据集成,文章还提出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分布式异构供热数据源集成的设计思路。这样的设计思路不仅有利于数据的实时监控,还能够实现供热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深入分析,为城市的供热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该篇文章通过对现有数据集成方法的分析和借鉴,提出了一套针对分布式异构供热数据源集成的有效方法,这不仅有助于供热企业数字化监控平台的构建,也为城市集中供热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城市供热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