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给定文件的标题、描述、标签和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分布式认证智能电网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的知识点。具体知识点包括智能电网的定义、面临的安全挑战、同态加密技术、属性加密、陷门秘密分享技术以及提出的基于多方认证的智能电网访问控制方案。
智能电网(Smart Grid)是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传统电网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更强的可控性以及更加有效的电力调度机制。智能电网的普及为信息化时代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实时电力消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更精细的电力供应管理。
然而,随着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针对电力系统的网络攻击事件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加强智能电网系统的信息安全研究成为迫切需求。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是其中的重点,因为它可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数据,包括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或地区社会活动等。因此,保护智能电网中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研究者提出了在同态加密的基础上,结合陷门秘密分享技术的访问控制方案。同态加密技术允许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并得到一个加密结果,当解密这个结果时,它与在明文数据上直接进行同样计算得到的结果一致。这项技术可以用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隐私性。而陷门秘密分享技术则是一种确保数据或密钥能够被多个参与者共同保护,只有持有足够份额的参与者合作才能恢复出完整信息。
基于这些技术,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认证的智能电网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智能电表中的数据进行同态加密处理,确保了数据从智能电表到变电站传输过程的安全,并且对汇总的密文数据进行属性化处理,实现了对数据访问者的多方认证访问控制。这意味着系统能够验证访问者的身份和授权状态,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敏感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在安全性、效率和实用性方面都表现良好,能够满足智能电网访问控制的要求。这说明所提出的访问控制模型在保障智能电网数据安全方面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该文档还涉及到文献引用格式的说明,包括作者名、出版年份、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这些通常用于学术论文的引用规范,提供了对研究工作出处的完整记录。
根据文件内容,该研究的基金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编号2017YFB0802100)。这也表明了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并且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该研究为智能电网访问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模型,结合了同态加密和秘密分享技术,加强了数据传输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对于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