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模具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的集成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手段。本文从模具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CAD/CAM/CAE软件选型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详细的方法和步骤。
选型分析的四个关键要素:规划、工具、人和供应商。
规划: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未来发展,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确定CAM的实施规模和功能要求,避免非需求因素的干扰。规划是实现目标的基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工具:指的是CAD/CAM/CAE软件系统。考虑到市场上存在十几种甚至更多的软件选择,每种软件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应用范围,因此,选择一款在模具行业中应用广泛、并具有行业首选和主流地位的软件,是选型的基本原则。这要求软件能够满足企业加工零件结构特征的需求,并支持与之相匹配的工艺决策。
人:软件的使用者是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的专业水平、使用习惯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都会影响软件应用的成效。因此,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也是成功实施CAD/CAM/CAE的关键因素之一。
供应商:CAD/CAM/CAE软件和服务的提供者,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其对企业整体规划的能力、系统掌握水平、是否有实际工程经验、本地化服务能力、技术人员的资质、客户层次及数量和用户评价。
接着,文章详细介绍了模具企业选择CAD/CAM/CAE软件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置处理、后置处理和综合性能评估。
前置处理方面:
1. 数据输入接口的考虑:由于产品设计工程师和加工程序设计工程师可能不在同一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系统,所以CAM软件的数据输入接口必须能够正确读取各种CAD系统的模型文件,尤其是企业实际使用的CAD设计结果。不同的CAM软件在数据格式支持和兼容性上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详细调研。
2. 加工支持的走刀方式和其他工艺适应性:机械加工工艺支持是实现高质量加工表面的重要因素。不同走刀方式对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如铣削加工中,平面轮廓加工和曲面轮廓加工所需走刀方式不同。系统是否提供“清根”编程、过切保护、刀杆干涉检查以及加工过程模拟仿真等辅助功能,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后置处理方面:
优秀CAM软件应该能够为各类数控机床提供开放式后置处理自定义功能,通过问答交互的方式,帮助用户定义特殊的后置处理功能,使普通用户能非常方便地完成复杂的后置处理自定义过程。
综合性能方面:
1. 系统功能与能力配置:根据功能要求确定所需软件模块和规模。
2. 与硬件的匹配性:不同软件需要不同硬件环境支持才能保证软件运行稳定,避免死机。
3. 易学易用性: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方法简洁实用,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种无形帮助。Windows系统风格的软件通常比Unix系统上开发的软件更易于学习和使用。软件功能操作的简洁也非常重要,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的软件,无形中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使用效率。
4. 发展性:选择具备技术前瞻性的CAM软件,考虑其可扩充性和长远发展。所选软件应具备升级能力,便于系统应用和扩展。考虑供应商的发展趋势、信誉、经营状况和售后服务能力,是否具有维护服务机构、维护服务响应效率,能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培训、故障检修和技术文档资料等。
模具企业在选择CAD/CAM/CAE软件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规划的合理性,工具的功能性,人员的适应性以及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软件选型的成功,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