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灾害数据挖掘是一项利用三维空间技术对电力设施可能受到的灾害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实践活动。它依托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成熟应用,通过结合灾害模型,提供了一个三维场景下的电力设施灾害数据挖掘方法。这种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为电力设施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防灾资源调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维GIS技术在电力设施灾害分析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展现三维场景和电力模型,它还能够结合灾害模型,进行电力设施灾害结果预测。这种基于三维空间的电力设施灾害数据挖掘方法涉及到灾害分布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挖掘,为灾害对电力设施影响程度的数据挖掘提供了技术手段。
总体设计方案涉及多个步骤,包括:
1. 建立三维空间场景。这是基于三维空间的灾害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需要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影像数据(DOM)和高程数据(DEM)等进行三维GIS技术创建。
2. 在三维场景中发布电力设施分布信息,以模型和数据形式展现。
3. 利用电力设施的属性数据建立专题数据库,这些属性可以是材质、结构等,作为判断电力设施承灾能力的因子。
4. 建立电力设施灾害影响因子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特定灾害类型对电力设施的影响程度和内容。
5. 结合三维场景中区域范围内不同种类灾害的历史实测数据,建立灾害的三维空间系统预测模型。
6. 分析三维场景中的电力设施数据,得到灾害发生时反映电力设施损坏情况的数据,如空间分布、损坏情况分析、影响范围等。
7. 将电力设施损坏情况的数据挖掘结果展现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作为人员调度和资源分配的参考依据。
关键技术方面,三维空间建模技术是核心。它包括多源数据的整合利用和大范围三维场景模型的快速建立。多源数据整合需要有效利用DEM数据、DOM数据、地形图、实拍照片、规划成果数据等,作为三维建模的基础资料。同时,还需快速建立大范围三维地形模型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模型建立的自动化水平,并确保模型的质量和精度。仿真与分析模块在已合成的三维地形基础上,建立实际景观的模型,包括建筑物模型、地物模型、复杂实体模型等,并添加目标的标注和说明信息,进行测量分析。
三维空间建模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构建三维模型,它还涉及到多种几何建模技术,如几何形态建模和纹理映射建模等,这些技术往往是组合使用的。建立的三维场景中包含许多静态可见实体,如建筑物和地物模型,这些实体的几何结构也各有不同,例如箱式分割模型和三角面模型等。
此外,基于三维空间的电力设施灾害数据挖掘技术还能够结合不同种类的灾害历史实测数据,进行灾害影响的预测和分析。例如,通过对电力设施在特定灾害发生时的空间分布、损坏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分析,可以形成对电力设施抗灾能力的全面评估。
这些三维空间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设施灾害数据挖掘不仅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中发挥作用,也能在灾害预防和资源调度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三维数据挖掘技术,电力行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灾害对电力设施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前采取措施,有效降低灾害风险,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