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ARM架构的多路光栅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融合了FPGA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ARM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嵌入式系统设计。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其出色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可重构性,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对多路光栅数据的高速同步采集。而ARM微处理器,因其性能优秀且功耗较低的特点,被用来处理数据并完成以太网通信。
光栅编码器是精密的位移测量装置,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位置反馈的运动伺服系统中。随着光栅编码器技术的发展,其测量精度和速度显著提升,这相应地提高了对光栅信号采集及传输系统的要求,其中包括高采集速率、快速传输速度和强抗干扰能力。传统的光栅数据采集系统多依赖于单片机或专用采集芯片,存在采集速率低、系统灵活性差的局限性。同时,旧有的RS232、RS485或CAN等传输方式,传输速度有限,并且逐渐被现代计算机淘汰。
面对传统系统的问题和新的应用需求,“工业4.0”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数据通信传输的智能化和远程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推动了新型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FPGA+ARM架构的系统能够提供高速稳定的TCP/IP协议数据传输,实现了测控系统接口的统一化,满足了远程测控的需求。
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首先需要对光栅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差分信号的转换和隔离。由于FPGA的逻辑电平较低,而光栅编码器输出的RS422差分信号高电平为5V,因此需要通过信号调理转换电路将5V的RS422信号转换为FPGA可处理的LVTTL电平信号。本设计中,使用了AM26LS32差分接收芯片和TLP2362型高速光电耦合器来完成这一转换,同时减少信号的噪声干扰并实现逻辑电平的兼容。
系统整体结构由FPGA端的高速采集、存储与同步处理,以及ARM端的数据处理和以太网通信构成。FPGA端负责数字滤波、同步采集和数据存储,通过FSMC总线与ARM微处理器端通信。ARM端则负责数据处理和通过TCP/IP协议经网口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
FPGA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并行逻辑控制能力,而ARM处理器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设计中,通过移植以太网协议栈到ARM处理器,使得系统能够通过标准的TCP/IP协议与PC端进行通信。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结来说,基于FPGA+ARM架构的多路光栅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不仅为光栅数据采集提供了一个高速、准确和稳定的解决方案,而且还顺应了智能化和远程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高性能的FPGA和ARM处理器,并利用TCP/IP协议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该系统为现代测控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这种设计思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光栅数据采集,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需要高速数据处理和远距离传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