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探讨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如何关照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接受美学的基本概念。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理论,由姚斯提出,它将研究的焦点从作品的作者、文本转移到读者身上。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读者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容器,而是参与创造作品意义的主体。在阅读之前,读者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及背景形成一种期待视野,也就是一种审美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寻找与自身期待相符合的作品内容,从而获得满足感。这种期待视野是动态的,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改变。 在纪录片领域,接受美学同样适用。《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通过系统地梳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向观众传播知识,而且考虑到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从而获得了较好的观众反馈。该纪录片第一季于2017年首播,豆瓣评分8.5分,而第二季也获得了高收视率,并在省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这些成就部分得益于制作团队对受众期待的满足。 观众对《探寻人工智能》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满足好奇心和获得娱乐体验。 首先是满足好奇心的期待。根据KRC机构的调查,2016年仅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AI技术有深入的了解。由此可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工智能从历史追溯到社会问题再到人机关系,使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比如,制作组走访了5个国家的20多座城市,采访了30多个前沿实验室和机构的专家,让观众有机会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实例。同时,通过展示机器人酒店、人工智能教学和医疗应用等实例,纪录片以生动的方式回答了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机器人的可爱之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在满足观众求知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 其次是获得娱乐的期待。尽管纪录片承担着教育和传播知识的职责,但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娱乐性。《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显示,观众观看纪录片的主要动机包括放松心情和娱乐。《探寻人工智能》中杨澜的亲身探访以及一些轻松幽默的互动场景,如RoboCup机器人比赛,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他们娱乐和放松。这些内容使得即便是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观众也愿意选择观看这样既有教育意义又不失轻松愉快的纪录片。 总体而言,《探寻人工智能》作为一部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的纪录片,在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它不仅传播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与观众期待视野的匹配,以及在形式和内容上对审美距离的适度把握,使得普通大众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接触和理解人工智能这一复杂而抽象的科技领域。这种贴近受众、满足受众期待的制作方式,对于科技纪录片的制作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粉丝: 884
- 资源: 2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