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CE60870-5-101 规约中,数据的长度域(L)使用 1 个字节表示,另用 1 个字节
重复校验。长度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 8 组位组的字节个数。一帧报文的最
大长度应该是 2 字节的 0X68、1 字节的长度(L)、1 字节的重复长度(L)、L 字节的应
用数据、1 字节校验和、1 字节结束符的综合,即 2+1+1+255(L 的最大值)
+1+1=261 字节。
1)主站超时接收方式
该方式下,主站采取收全子站的报文以后再下发下续报文的策略,数据长度(L)的
范围应该结合具体的主站接收超时时间、传输速率来确定。以传输速率 600bit/s 和主站超
时时间为 3s 为例:600bit/s 的传输速率下,理论上在链路上 1 秒可以传输 60 个字节左右,
则 3 秒内可以传输 180 个字节左右。考虑到通道上的时延和主站子站双方的处理时间,3
秒可以传输的字节数实际小于 180 个字节。
如果子站发送大于 180 个字节的报文,则可能会造成主站的接收超时。针对这种情况,
子站端的长度(L)范围应该放在[(波特率/10)*超时时间]个字节以内,从而避免出现接收
超时的问题。
2)主站间隔查询方式
该方式下,主站采取定时下发下续报文的策略,数据长度(L)的范围应该结合具体
的主站下发间隔时间、传输速率来确定。
针对这种情况,子站端的长度(L)范围应该放在[(波特率/10)*超时时间]个字节以内,
从而避免出现接收超时的问题。
2、1 级数据和 2 级数据的顺序问题
在 ICE60870-5-101 规约中规定,如果子站报文中控制域内的 ACD 位置 1,主站应
该召唤 1 级数据(主要是遥信变位-cos),否则召唤 2 级数据(较重要的有事件顺序记录-
soe 等)。子站控制域格式如下:
说明:ACD 为 1,表明有 1 级数据;ACD 为 0,表明无 1 级数据
传统的查询过程如图 1:子站将 ACD 置 1,待主站数据召唤时,上送遥信。变位-cos 数
据,上送完成后,在主站召唤 2 级数据时再上送事件顺序记录-soe 数据。这样符合中国的
数据接收习惯,先收遥信变位,再收事件顺序记录,但是整个遥信事件的上送较慢。
评论0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