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概述与基础-预定时间标准法概述】
预定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PTS)是工业工程领域中一种先进的制定时间标准的技术,它主要用于确定操作所需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工作流程。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预先设定一系列基本动作的时间标准,以此为基础计算整个操作的时间。
PT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研究奠定基础,他们提出了动作经济原则和动素理论,将人体动作划分为17个基本动作要素。随后,不同学者和公司如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奎克等人建立了工作因素体系(WF),西屋电气公司的梅纳德等人开发了方法时间衡量(MTM)。随着时间的推移,PTS方法不断演进,1966年哈依德博士提出的模特排时法(MOD法)简化了PTS,提高了精度和易用性。
PTS的特点包括:
1. 不需要作业评定,减少主观影响,提高标准时间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 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动作时间值的获取,可以优化作业方法。
3. 在工作前即可预设标准时间,便于制定操作规程。
4. 当作业方法改变时,可以基于原有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调整。
5. PTS在流水线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PTS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
1. 制定作业标准时间,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作为秒表测时法的验证工具,确保时间测定的准确性。
3. 提供作业方法改进的依据,优化工具、夹具和设备的选择。
4. 在产品设计阶段提供参考,考虑操作时间和效率。
PTS的分类主要依据应用范围和动作要素的复杂程度,分为通用型、功能型和专用型,以及基本水平系统和较高水平系统。通用型适用于所有手工作业,功能型针对特定活动,专用型则为特定企业定制。在实际应用中,PTS的步骤包括将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要素,然后根据动作和对应条件查找预设的时间标准。
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工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流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