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背景
编制过程
编制思路
编制原则
《规范》解读--总体架构
《规范》解读--第1部分 总体需求
《规范》解读--第2部分 技术架构
《规范》解读--第3部分 网络安全
《规范》应用--深化研究
第一部中国标准城轨云规范已经面世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系统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解读》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而制定的重要规范。该规范旨在解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如系统架构陈旧、信息孤岛严重、安全管控薄弱等,通过构建统一的云平台技术,提升城轨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编制背景方面,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已有多达35个城市开通了城轨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6374公里。面对网络化运营的新时代需求,需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业务应用的安全。云平台技术因其能够提供标准化管理、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优势,成为智慧城轨建设的必然选择。
规范的编制过程中,2017年7月27日,中城协专家与学术委在京召开了编制启动会,明确了工作目标、计划和任务分工。后续经过多次研讨会和初稿评审,形成了涵盖总体需求、技术架构和信息安全的详细规范,总计50多万字的初稿,最终统稿为16万多字,体现了编制工作的深度和严谨性。
《规范》解读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1. 总体架构:这部分可能涵盖了城轨交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包括如何构建统一的业务流程,实现各运营线路的标准化管理,以及云平台在其中的作用。
2. 总体需求:详细阐述了智慧城轨信息化的需求,包括智能乘客服务、绿色能源管理、运输组织优化等方面,旨在提升乘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3. 技术架构:可能涉及了云平台的具体技术选型、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数据处理和存储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实现信息系统的高效整合。
4. 网络安全:强调了在智慧城轨中保障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可能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策略、管理和防护措施。
应用深化研究部分,第一部中国标准城轨云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慧城轨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有力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消除“云孤岛”现象,填补标准规范的空白,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性和运维水平。
总结来说,《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系统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解读》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向智慧化转型的关键指导文件,它通过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框架,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这一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起更加协调、安全、高效的城轨交通网络,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