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odem程序实例.doc
《Xmodem协议详解及其C语言实现》 Xmodem是一种早期的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低带宽、高错误率的通信环境中传输数据。它采用了一种分块的校验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将深入探讨Xmodem协议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一个C语言的实现框架作为参考。 Xmodem协议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将数据文件拆分为128字节(或1024字节)的数据块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块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起始字符(SOH或STX)、块编号、数据内容、CRC校验码(两个字节)以及结束标记。其中,SOH(Start Of Header)表示单个128字节的数据块,STX(Start Of Transmission)用于1K Xmodem协议,传输1024字节的数据块。接收端会计算接收到的数据块的CRC值并与发送端的CRC值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发送ACK确认,不一致则发送NAK(Negative Acknowledgment)请求重传。 在提供的C语言代码中,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常量定义,例如`XMODEM_SOH`、`XMODEM_STX`等,这些是Xmodem协议中的控制字符。`XMODEM_CRC_SIZE`定义了CRC校验码的字节数,`XMODEM_FRAME_ID_SIZE`表示块编号和其补码的总字节数。`USE_1K_XMODEM`是一个标志,当设置为1时,程序将使用1K Xmodem协议,否则使用标准的Xmodem协议。 此外,代码中还包含了与I/O操作相关的头文件,如`<sys/stat.h>`、`<fcntl.h>`、`<unistd.h>`等,这些在处理文件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时非常关键。`<termios.h>`用于设置串口通信参数,而`<sys/ioctl.h>`提供了控制I/O设备的函数,如`ioctl()`,它允许对设备进行各种配置。`<sys/wait.h>`用于处理子进程的等待和状态获取,这对于多线程或异步传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输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程序需要设置适当的超时策略。`TIMEOUT_USEC`和`TIMEOUT_SEC`宏定义了超时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数据块的长度和波特率来确定。超时机制是防止因网络延迟或通信错误导致的死锁情况。 在实际编程中,Xmodem协议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通信端口,设置波特率、校验方式等参数。 2. 分割文件为数据块。 3. 对每个数据块计算CRC校验码。 4. 发送数据块,同时监听接收端的响应。 5. 根据接收端的响应决定是否重传数据块。 6. 接收并验证所有数据块。 7. 合并接收到的数据块形成完整的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代码片段仅包含了发送部分的逻辑,没有包含完整的接收部分。完整的Xmodem协议实现应该包括发送和接收两部分,以实现双向的数据交换。 Xmodem协议虽然简单,但能够在不稳定的通信环境下提供一定的错误检测和纠正能力。理解Xmodem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用C语言实现这一协议,对于学习通信协议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剩余11页未读,继续阅读
- 13759179822016-07-25谢谢分享。
- aini_73742016-04-26挺好的,可惜只有send 部分,没有receive部分
- 粉丝: 1
- 资源: 25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