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 1. 传染病分类与报告原则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分类**:截至2019年,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具体为:甲类1种、乙类26种、丙类12种(选项缺失部分信息,但根据描述可以推断出正确的选项应该是“甲类1种, 乙类26种, 丙类12种”)。
- **报告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的原则,并遵循属地管理原则。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和个人医生对于其接诊的传染病病例负有报告责任,且需按照病例所在地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报告。
### 2. 传染病报告的时间要求
- **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 **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 3. 报告卡及记录的保存期限
- 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相关报告记录至少15年。
### 4. 特殊情况下的报告要求
- **慢性传染病的诊断与报告**:如果患者本次病程曾被诊断并已报告过,则不再重复报告;但如果跨年度的既往病例出现了诊断变更或因该病死亡时,则需要再次报告。
- **肺结核病例的报告**:需要报告的肺结核病例包括治疗失败病例、未完成疗程病例、中断治疗后重新治疗的既往肺结核病例以及经标准治疗治愈后再次复发的病例。
### 5. 传染病报告人的范围
- 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包括:传染病防治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患者本身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的范畴。
### 6. 传染病种类与变化
- 截至2019年,我国新增传染病总数达到39种。
- 一个病人若同时发生多种传染病,则应填写相应数量的传染病报告卡。
### 7. 传染病的法律实施时间
- 《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 8. 甲类、乙类与丙类传染病的具体种类
-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 **乙类传染病**:除了鼠疫和霍乱外,还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 **丙类传染病**:例如流行性腮腺炎等。
### 9.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要求
- 对于某些特定职业的感染者(如农民),报告卡上不需要填写其工作单位名称。
### 10. 特殊处理的乙类传染病
- 对于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等,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以上是对2019年传染病知识培训考核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的详细总结,涵盖了传染病的分类、报告原则、特殊报告要求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染病管理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