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是地质、测绘、资勘、地信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规范和标准化地理信息数据的录入和管理。这些代码按照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进行设定,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分类编码采用五位数字码结构,具体分为五个部分:大代码、小代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以及要素名称。大代码和小代码分别代表数据的宏观类别和细分类型,而一级和二级代码则进一步细化了数据的特征。
1. 测量控制点:这部分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如大地原点、三角点、水准点等。不同等级的三角点和水准点(如一等至四等)在测量中有着不同的精度要求,是地形测量的基础。
2. 其他控制点:涵盖了天文点、重力点、GPS点等多种特殊类型的控制点,这些点对于地壳运动监测、地球物理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系:水系数据包括河流、运河、渠道、湖泊、水利设施等。河流按性质分为常年河和时令河,还有消失河段和地下河段。湖泊按水量稳定性分为常年湖和时令湖。水利设施如水库、堤坝、水闸等是水资源管理和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海洋要素:这部分涉及到海岸线、干出线、干出滩等海洋地理特征,以及礁石、潮汐、潮流、海流等动态海洋现象,对航海、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5. 水系附属说明:包括底质类型、河宽、河深、流向等补充信息,这些数据对于河流研究、航道规划、环境评估等方面提供了详细参考。
居民地、交通、地形地貌等其他地理信息也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里没有详细展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是构建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它们使得地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共享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对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远影响。